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3-06-05 作者: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 唐厚元
收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社区教育进行了新的全面谋划,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从国内外实践来看,社区教育具有对象广泛、内容广博、形式多样、易于实施等特点,对人力资源开发特别对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高,具有其他类型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结合江苏社区教育发展的实际,笔者就社区教育发展的政府统筹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社区教育蓬勃发展但仍有不足 近年来,江苏各地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部署,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区域推进,实验不断深入,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拓展,社区教育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一五”以来,全省已创建8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12个国家级、73个省级、200多个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96个省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131个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其中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总数位居全国第一。2009年以来,江苏与时俱进,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截至2010年底,已创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街道)91个,约占全省乡镇(街道)总数的9%。目前,全省90%的市、50%的县(市、区)、30%的乡镇(街道)建立了社区教育中心,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初步建成。蓬勃发展的城乡社区教育,积极瞄准当地的功能定位,主动围绕社区教育的发展主题,为城乡居民追求更高的文化水平、学历层次、专业水准和生活素质服务,不断打造、构筑学历教育、远程教育、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等社区教育平台,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全省各实验区初步建立了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社区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形成;创建了一大批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企业等学习型组织;各类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社区居民参与学习的比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较好地满足了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和社区建设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社区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我国发展先进生产力对提高社会全体成员整体素质的迫切要求,适应了我国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要求,适应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民群众对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促进了社区的稳定与发展,拓宽了教育服务社会的渠道和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 江苏的社区教育发端于苏南,进而在苏中到苏北广泛提倡、积极推广、不断普及,并逐步成为全省性的主流教育思潮,无疑要归功于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和率先统筹。发展社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政府统筹问题。加大政府统筹,是国家战略要求,也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幸福指数,“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内在迫切需要。江苏属于沿海发达省份,自觉增强紧迫感,率先统筹,走在了全国前列。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对发展社区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诚然,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距离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距离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各级政府要把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提高认识,增强搞好社区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统筹力度,努力把全省社区教育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立足全民全面全程加快发展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具有全民、全面、全程等特点。说到全民、全面、全程,难免老生常谈,但从总体上看,今后加快发展社区教育,依然需要把握“老生常谈”的几条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全民。这里指的是要发展“全民共享学习,弱势群体优先”的普惠性、包容性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是以成人为主的全体社会成员。在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背景下,扩大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社区教育的机会,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重要体现。要面向社会、面向全民,大力开展各种社区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和资源,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开放灵活的学习机会,为学习者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高素质提供有效服务。要重视社区教育的机会公平,把发展社区教育作为保障教育公平、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显然,社区的公共教育资源在面向社会全体成员时,应优先面向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残障人员等困难群体、草根民众。 加强统筹,协调全面。这里指的是发展社区教育要加强体制、机制、政策、资金和技术等诸多问题的统筹和协调。发展社区教育涉及众多政府部门、各种社会组织与教育资源,政府应当建立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权责明确、协调合作的社区教育领导体制,即形成“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应当明确政府各部门责任,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等,统筹指导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社区教育,统筹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发展。同时,应当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市场机制在社区教育资源配置上的积极作用,形成公办民办并举、开放办学、多元投入、优势互补的社区教育格局。 创新机制,优化全程。这里指的是发展社区教育要构建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制度政策体系,为人们以全程学习为标志的终身学习提供广泛而多样的学习机会。“社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期望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是指充满闲暇时间和自由空间的社会。在那样一种社会中,人们的学习不再以职业和经济上的目的为手段,而是以培养和完善人性为目的,成为自发形成的并以自主愿望为标志的,有利于自身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因此,必须深化社区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探索与培养和完善人性相适应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加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相互衔接与沟通。加快构建遍布城乡的社区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各自的优势,鼓励和支持各种公共教育文化机构面向社区开放公共教育文化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创新上述机制的目的,正是为人们的全程学习、终身学习提供广泛而多样的学习机会。 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这里指的是发展社区教育必须明确社区教育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没有重点就没有质量,没有重点就没有实效。只有立足国情省情,以从业人员的社区教育为重点,并不断注重社区教育诸方面人员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社区教育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努力突出重点的同时,逐步拓展社区教育的资源、途径和机会,坚持加强质量管理,探索建立质量保障体系。改革社区教育内容和方法,更好地适应学习者实际需求,特别是面向从业人员的社区教育,应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为重点,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紧抓主要任务实现政府统筹 国家《规划纲要》关于社区教育战略目标的具体设想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江苏《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省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教育基地全面建成,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达60%以上,农村居民达40%以上,形成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体系。从上述战略目标出发,各级政府应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积极统筹社区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各级政府发展社区教育主要应紧抓以下五项任务的统筹: 1.统筹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 开展教育培训,是社区教育的基本工作。要始终重点抓好面广量大、受到社区居民普遍欢迎的各类短期培训活动,努力满足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老年人群社会文化活动、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等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积极抓好社区内的婴幼儿教育、青少年学生的校外素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党团员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妇女教育、人口和计划生育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等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教育。要紧紧围绕社区建设的中心工作和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确定相关的培训课程和教学内容,加强培训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工作,拓展和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创新培训形式,逐步提高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率,逐步实现有学习能力和学习要求的社区居民“人人皆学”的目标。 2.统筹开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 要把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现阶段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形成政府主导、教育主抓、部门配合、社团主角、居民参与的生动局面。要根据社区内不同类型组织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学习型组织基本要求和标准,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居委会、学习型楼组、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要以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和学习型家庭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学校和科研院所为示范,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依托,逐步实现创建学习型县(市、区)、学习型省辖市、学习型江苏,进而实现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当前,已经通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的县(市、区),特别是苏南地区,在推进学习型县(市、区)建设中,应与时俱进,先行一步,率先成为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县(市、区)。苏中、苏北地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学习型县(市、区)创建,以跨越式发展缩短与苏南的差距。要积极开展评估促进工作,使学习型组织占社区内各类组织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20年,学习型组织普遍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完备,全省形成学习型社会。 3.统筹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要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各类教育资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使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和各种文化体育设施都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区开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特别是要依托社区内普通中小学和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面向居民开展教育培训服务,使其成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要在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按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总体设计和事业规划,依托各级电大和职教中心,形成以江苏开放大学为龙头、省辖市社区大学和县级社区学院为骨干、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基础、居委会(村)社区学习点等为补充的社区教育网络,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播放教学光盘、收视卫星电视教育节目、计算机网络教学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使有条件的街道(乡镇)都能够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构筑起社区居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 4.统筹建设社区教育共同体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胡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发展社区教育的指导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发展社区教育的基本思路是,建设好社区教育共同体。社区教育共同体是社区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的社区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出现了两种明显的取向。一是着眼于基层政权建设,强调城市管理权力的下放和政府权力在社区的整合。二是着眼于社区共同体的形成,强调社区动员、居民参与和社区自治。提出:(1)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趋向,政府权力应向社会转移;(2)通过社区工作促进居民活动,并实现社区动员;(3)将社区服务由政府对居民的单向服务变为政府服务、市场服务、中介服务、社区居民互助服务的多元服务,从而营造社区氛围,促进社区发育;(4)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社区成员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培育社区中介组织和市场组织,让社会管理自己。显然,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形成,同样强调社区动员、居民参与和社区自治。因此,在统筹建设社区教育共同体时,要将社区教育纳入社区共同体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广泛动员、加强激励等手段,努力缩小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群体在参与社区教育机会方面的差距。一要坚持社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从满足社区成员学习需求出发,服务社区居民;二要坚持充分调动社区内的一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教育,实现社区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教育的氛围;三要坚持改善社会管理,引导包括社区教育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社区成员迫切要求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5.统筹健全社区教育保障机制 一要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逐步完善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各级政府要把开展社区教育作为推进社区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措施,纳入地方事业发展计划,纳入教育检查评估范畴。各级政府都应成立由政府领导为主任的跨部门的“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建立政府主导、教育牵头、政府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要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切实解决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和职称评审等问题,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适应社区教育发展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同时,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师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制度试点建设,促进江苏社区教育的师资水平得到良性的提升与发展。三要保障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采取“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单位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社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保障必要的社区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增加。国家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应努力按照社区常住人口人均2元的标准,落实社区教育经费。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四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应当承担的社区教育责任,将社区教育纳入对各级政府的教育督导范畴,有计划地开展对社区教育工作的检查、评估和咨询。五要加强对社区教育的宣传和研究工作。要加强宣传教育,让终身教育思想在全社会深入人心并形成正确的教育追求。特别要加强社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外开展社区教育的有益经验和成功的做法,逐步形成有江苏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 |
上一篇:夯实基础 注重实效 全力打造社区教育品牌 |
下一篇:[南京] 玄武区与北京海淀区考察团交流社区教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