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01-06 作者:光华路街道社区教育办公室
收藏
创新实验项目载体 推进社区教育前行
── 光华路街道“好帮手‘网通家园’”实验项目实践与成效
为了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社区教育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基于辖区实际情况,经过认真调研,光华路街道于2010年申报了南京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好帮手‘网通家园’”,并以辖区内居民“三多一少”现象(即失地农民多、外来人员多、弱势群体多、文化娱乐少)最为凸显的银龙片区为试点,在网络化社区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力争让网络技术成为促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有力技术支撑。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于2012年11月28日通过了由南京市成人教学研究室章宏主任为组长的南京市第一期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结题鉴定组的鉴定,项目组对光华路街道两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给予较高评价。
一、“好帮手‘网通家园’”项目的研发背景
光华路街道位于南京市白下区东南端,地处城乡结合部,是白下区唯一的涉农街道,辖区面积10.24平方公里,其中2/3为经济适用房片区——银龙片区。区域范围大,居民居住松散,人员结构复杂,人际关系不够和谐,管理难度大。由于78.5%的居民是失地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有人曾形象地比喻光华路街道银龙片区是白下区“失地农民的大本营、弱势群体的集聚区、服务配套的薄弱点、信访维稳的主战场”。如果依靠传统方式进行社会管理、开展社区教育存在一定难度,效果也欠理想。为此,街道工委十分重视,要求把社区教育工作重点放在银龙片区,并制定了“建立一块阵地、盯住部分人群、打造系列载体、借助一些资源、开展特色活动、取得一定成效”的社区教育工作五年规划。目前,已建成了以失地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为基地,以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社区社教教学点为支点,以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个人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构建了具有光华路特色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区教育平台,创建了以“一社一品”为特色的系列载体,“银龙大舞台”“紫金红楼文化论坛”“牵手家园”“军嫂沙龙”“快乐课后e网通”等社区教育载体应运而生。银龙片区社区居民的网络数字化教育——“好帮手‘网通家园’”由此起航。
二、“好帮手‘网通家园’”项目的研发初衷
光华路街道社区教育学院将项目的目标群体锁定为辖区的广大居民,重点是银龙片区的新市民。项目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站建设、居民培训、信息收集和录入。
“好帮手‘网通家园’”开辟“市民论坛”“社区课堂”“邻里互助”“技能培训”等栏目,搭建一个框架清晰、内容充实、查阅简便的社区教育信息平台。这个平台是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既改变原有的传统教育的组织模式,又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在内容、形式、时空上都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项目实验目标是:通过“好帮手‘网通家园’”项目实验,引导居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从而尽快向城市化迈进。传递“以人为本,教育为民”的社区教育理念,着力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创造性地构建一个居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愿共建、好共享、得实惠、能认可的融现代文明生活和现代文明教育于一体的社区教育平台,同时构建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的社区教育模式,探索多样化、生活化、人性化的社区教育新格局,从而达到:“育民”,做到“学有所教”;“帮民”,做到“学有所为”;“惠民”,做到“学有所获”。
三、“好帮手‘网通家园’”项目的运行与发展
网通家园的良好运行与持续发展,关乎载体效能发挥与受益人群的满意度和社会效应的推广。为此,几年来,光华路街道一直坚持“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服务性,更具有成长性”的原则,不断推进项目运行与发展。
网站建设不断充实扩大。硬件建设上,由原来1台电脑、半间房,扩大到15台电脑、50平方米的总站和每个社区不少于10台电脑的分站;软件建设上,一方面邀请区社区教育学院的专业人员根据网站需求帮助设计网页,构建切实合理的网络框架,另一方面组织网站工作人员进行骨干培训,建立技术过硬、能够自如驾驭网站的工作队伍,同时聘请专业教师编写教材和课程,建立运作、管理及评价等长效机制。
居民培训注重效应放大。街道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网络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小组,由街道分管领导负责,街道社区教育办公室牵头,街道民政、团委、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协作,分管社区教育工作的专职和兼职老师、社区教育干事、大学生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等为组成人员。网站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有专人负责发布就业、培训信息,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各类岗前就业培训,有专人负责网络设备的定期维护与管理。注重对网站的宣传,印发网站名片,向社区居民详细介绍网站。做好居民培训,辖区内的理工大学和南农大计算机系的大学生志愿者每周三和周五下午进行义务辅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定期给社区居民上课,方便居民顺利了解网站、使用网站。“好帮手‘网通家园’”自创办以来,先后为居民培训38期,共计2780多人次。
信息收录做到详尽实用。“好帮手‘网通家园’”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提档升级为“社区在线”,成为一个全新的、全覆盖的网络载体。街道一方面全力把它打造成针对性强、服务功能全的便民平台,另一方面着力整合全街道资源,根据居民的生活需求提供涉及社会事务、社会保障、社会政策、法律诊断、创业就业和文化教育诸领域的信息和帮助。
项目推进讲求上钩下连。从层面上看,“好帮手‘网通家园’”从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切入,进而为广大的社区居民提供生活和教育服务,有针对性、有服务性、具成长性。从内容上看,“好帮手‘网通家园’”实验项目的实施,首先为失业居民、失地农民重新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帮助;其次为广大社区居民群众提供能共享的服务平台。从过程上看,好帮手“网通家园”渐次推进,由小到大、由点到面,由原来的一个社区逐渐发展为全街道10个社区,全方位地提供快速便捷的网络服务教育,推进社区教育网络化格局。从架构上看,“好帮手‘网通家园’”实验项目初期在银龙南苑社区
建立,之后随着经验的积累、人气的提升、知晓率的扩大、居民需求意愿的加强,网站逐渐向街道辖区扩展。
最终建立健全“好帮手‘网通家园’”总站,下辖10个分站,总站上钩区、市、省、国家各级社区教育和市民在线学习相关网站,下连辖区各社区分站,实现社区教育平台的大共享、广覆盖。
四、“好帮手‘网通家园’”项目的研究成果
(一)影响力大。“白下区社区在线”是全国3个优秀“社区在线”之一,光华路街道“社区在线”网站在全区年度、月度评比中,均取得第一、第二名的佳绩。在全国“社区在线”网站中,也因内容优、新、特而有较高的知名度。网站创编的“一面锦旗一个故事”系列连载,反映了社区百姓身边人、身边事,唱响了社区一家亲,邻里情谊深的和谐社区主旋律,深受居民喜爱。“一面锦旗一个故事”也在《南京终身教育》杂志上刊登。
(二)参与面广。过去社区教育活动大多是中老年人参加,自从“好帮手‘网通家园’”开通后,社区教育辐射力不断扩大。尤其是“网站论坛”栏目的互动性,使居民参与面迅速扩大,日益成为各年龄段人群业余生活的一部分。中青年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看法和建议更加新颖独特,他们的参与为网站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网通家园”已被定为“全国文化共享工程”,成为南京市关工委“绿色网吧”基地和银龙南苑社区“快乐课后e网通”的场所。
(三)赞誉度高。“好帮手‘网通家园’”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每天都有居民上网浏览信息,点击网页,通过网络了解社区活动、培训情况。自从有了社区网站,居民的共同话题也多了,网站拉近了家庭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一位法律顾问通过参加社区的“创建法治合格街道,构建和谐文明社区”活动,了解到这个网络载体,对这种民主自治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民主事务民众管”的新局面,是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所以他积极要求加入网站的网络服务项目。街道分管社区教育的领导说:“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个网络载体都传递到社区干部和街道各部门领导那里,超过九成都得到了各部门的回应,充分体现出时效性和针对性。在网络时代,银龙片区建设“好帮手‘网通家园’”这样一个民主自治的平台,它代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这是党建工作最基层的窗口。”网站开通一个月后,白下区信访局局长就亲自带队来社区现场办公指导工作。社区居民在网站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居民的合理化要求和建议都得到了解决。“好帮手‘网通家园’”项目推进过程中,也得到了各级领导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实效凸显。“好帮手‘网通家园’”开通以来,教育青少年绿色上网2600人次,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达108人次,帮助失业人员重新上岗达242人次,调解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96起,有1620人次参加技能培训。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或转变观念上岗的人数不断增加。
“好帮手‘网通家园’”为居民带来了很多便利,街道也希望在不断总结、不断改善中,使其更趋完善,更加便利、高效地为民服务。今后街道将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努力:一是更加科学、合理地从教育的层面提升和改造,以赋予其更多的教育意义;二是更加广泛地推广,并不断地提升其品质,以赋予更多的推广价值;三是扩宽渠道,深化社区居民对这种形式更多更深的了解与认同;四是拓展服务,秉承重在应用、逐步推进的原则,使服务的领域由单一的社区教育逐步向终身教育、民政、体育、文化、卫生、环境等社会发展领域延伸。
上一篇:爱心连社区 尊严塑英才 |
下一篇: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创新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