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统筹资源 内涵发展 全力打造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02-27 作者:山东省滕州市教育局 孔令文

收藏

 统筹资源 内涵发展 全力打造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

    滕州市辖21个镇街,1246个村居,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人口169万,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近年来,我市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社区教育列入全市规划,按照“抓体制、建网络、优资源、强队伍、重内涵、出特色”的工作思路,努力推动全市社区教育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之路。

一、统筹联动,社区教育充满新动力

  (一)建立统筹协调的管理体制

  我们构建了党政领导牵头、全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的领导管理体制,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兼任,成员由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等40余个市直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在民政局设立社区建设管理办公室,编制5人;在市教育局设立社区教育办公室,编制3人;各镇街也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的意见》《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加强了对全市社区工作的协调指导,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社区工作管理体系。

  (二)完善部门联动的运行机制

  将社区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部门责任目标考核内容。社区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社区教育工作的规划指导,制定了一系列社区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了专职、兼职、志愿者三支社区教育队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工作思路,整合不同部门力量,实现开放共享,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促进。

  (三)构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

  市教育局牵头,市职教中心、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及全市21处镇街职成教中心为主阵地,形成了“市级统筹领导、教育局主管—镇街职成教中心为主阵地—社区村居学校设点”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三级网络均做到“有阵地、有人员、有活动”。

二、提升内涵,社区教育迸发新活力

  (一)强化人员队伍建设

  制定了《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规划》《社区教育工作者岗前培训计划》,市、部门、镇街相继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管理队伍、辅导员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强化了三支队伍的培训,培训率达98.7%。

  (二)强化资源载体建设

  立足区域实际,挖掘区域特色,先后打造出以北辛文化、墨子文化、鲁班文化、善文化、滕州精神为基础资源的社区教育课程。滕州教育网、文明网、科技网、农业信息网、民政信息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等,均开辟社区教育、技能学习专栏。各级各类学校资源积极向社区开放,为社区教育服务。“一塔六馆”(龙泉塔、墨子纪念馆、鲁班纪念馆、墨砚馆、汉画像石馆、王学仲艺术馆、滕州博物馆)、国防科技教育基地、老年活动中心、奥体中心等各种社会资源免费开放。各类资源的集聚,形成了社区教育的15—20分钟服务圈。

三、创新立品,社区教育凸显新魅力

  (一)不断创新培训模式

  我们注重“创新模式,打造品牌,提升魅力,增强吸引力”,通过“资源共享”“教育共建”“活动联办”“培训合一”等形式,全天候、全区域地提供学习辅导、人才培养、信息提供、咨询参谋、科技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就业指导,力争“培训一人,带动一家;培训一片,带动一方”。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市级培训活动30余次,直接培训3万余人,间接培训达10万人。

  (二)倾力打造特色品牌

  围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目标,积极打造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特色品牌。一是实施富民项目培训工程。每个镇街成教中心均有3个以上示范项目,免费对农民进行培训、示范、推广,推广效益达到农民增收60万元以上,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二是实施技能培训工程。形成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为龙头、6家学历职业学校为中坚、21家职业培训学校为骨干的全方位、多层次技能培训体系。学历职业学校开设30余个专业,在校生近2万人。职业培训学校今年以来举办各类培训班82期,培训失业人员4500人次,开展创业培训960人次。农技示范项目推广了14个主导品种、18项主推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员100名,科技示范户1000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万户。三是实施就业再就业培训工程。今年以来共帮扶4800余名城镇居民、6200多名农村劳动力、1275名大学生、1046名“双零家庭”、“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创业。四是实施网络信息培训工程。引导群众通过互联网自主获取实用技术、致富信息,打开了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五是实施社区文化教育培训工程。广泛开展休闲娱乐、时政教育、文化技术传播、家庭教育、家政培训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满足了现代新型农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我们启动了家庭教育普及工程,成立了市家庭教育协会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通了咨询热线,开展了“家校齐携手,亲子共成长”等活动,先后邀请30多名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深入中小学、社区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100多场,培训家庭教育骨干教师300余名,20余万名家长学习受益。

四、文化润民,社区教育助推幸福和谐新滕州

  (一)彰显特色文化魅力,塑造滕州人文精神

  滕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招贤纳士的孟尝君、勇于自荐的毛遂的故里;滕文公礼聘孟子施善政,为滕州留下了“善国”的美名。我们充分挖掘积淀丰厚的历史资源,彰显其教育魅力。一是加强人文研究宣传。早在1991年即成立了山东大学滕州墨子研究中心,已举办了九届墨子学术研讨会暨墨子文化节。成立了鲁班文化研究院、善文化研究会,大力弘扬传承“鲁班文化”和“善文化”,并赋予其时代精神,塑造了“兼爱包容、诚实守信、开放创新、敢为人先”的滕州精神。二是积极开发人文学习课程。宣传部、墨研中心组织编写的《墨子鲁班文化读本》,各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墨学与素质教育》《鲁班》《相约文化官桥》《善文化教育读本》等,均图文并茂,教育价值极大。三是建设人文景观,浸润人文精神。突出滕州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底蕴,实施了6处文化景观结点建设,建成了长2.7公里的荆河沿岸历史文化墙,构建了“一塔六馆”的特色文化广场。还建设了现代化的体育中心、湿地文化博物馆、国防科技教育城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农家书屋1072个、村级文化健身广场1066处,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环境得到有力改善,精神品质得到极大提高。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统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构建“一个中心、三个层次、多点辐射”的网络格局,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实施好“四下乡”“四进社区”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强各类文化建设,组织好重大节庆文化活动、社区文化节、主题文化活动等,努力把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基层社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深入实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城市复验。全市已创建文明生态村420个,占村居总数的34%。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的社区建设、社区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全覆盖示范单位”“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社区教育的经验做法先后被《中国社区教育》《农村教育》等媒体刊载。未来几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思路方法,积极实践探索,为开创我市社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加快建设幸福滕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成都] 成都市教育局调研青羊社区教育、职业教育
下一篇:《唱响经典红歌,深化爱国教育》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实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