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综合资讯
杭州创新社区教育载体 农村“学共体”遍地开花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12-04 作者: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 沈仁红

收藏

   2014年12月3日,《浙江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了由首席记者王东采写的杭州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创建成果。以下为报道全文:

杭州创新社区教育载体 农村“学共体”遍地开花

  每逢周三与周六下午,临安市清凉峰镇新都村农民潘明芳都会驾着她那辆农用三轮车,到镇上去打太极拳。无论刮风下雨,一天都没落下。村里人说,这个60多岁的老太婆自从迷上太极拳后,好像“焕发了又一春”。

  以清凉峰镇为中心,这支太极拳队伍共吸引了附近村民五六十人。为此,当地的社区学校可费了不少心思。清凉峰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陈利平说,富起来的农民开始渴望高品质的生活,“我们要给农民们置备一桌‘精神大餐’,要让他们不仅富了口袋,也要富裕脑袋。”

听说镇社区学校从杭州市、昌化镇等地请来了太极拳高手,潘明芳有些心动。她到社区学校打听能否报名,人家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而且先到者还可免费领一套太极拳服。这事发生在两年前,那时潘明芳日子过得有些郁闷,“老公身体不好,自己的更年期反应也很大,好像和家里每一个人都有仇”。有人告诉她,打太极拳不仅可以健身,还能“练气”。

为提高社区教育的吸引力与有效性,从2008年起,杭州市开始大力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所谓“学共体”就是把一些有共同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的居民自主组织起来,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以及对社区的认同感。“省市各级领导一直要求,从微观层面上认真研究怎样让社区居民更愿意学习。”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主任汪国新说,在基层调研群众社团活动,看到那一张张笑脸时,他找到了答案。

汪国新告诉记者,一开始,“学共体”的创建主要在城市开展,因为那里基础好。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如今农村的“学共体”也是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仅过去一年,杭州全市的“学共体”就发展到接近4000个,其中半数在农村。它们以地方文化、娱乐、健身、农业新技术以及劳动技能提升为主要内容。很多“学共体”活动开展得热热闹闹,已然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去年,潘明芳所在的清凉峰镇太极拳队被评为“杭州市示范学共体”。“成为示范‘学共体’后,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学习了阴阳平衡等方面的知识。”她笑言,拳友们都说“现在打的不是太极,而是怎么过日子”。上个月,太极拳“学共体”又升格为健身协会,把舞蹈、越剧、流行歌曲演唱等项目也拉了进来,队伍因此更为庞大。

“‘学共体’多是从活动时间、地点与人员相对固定的团队演化而来。”富阳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主任胡春才告诉记者,据2010年的摸底调查显示,全富阳市共有20多个社区以及180多个行政村,其中诞生了群众性社团83个。将团队改造成“学共体”后,各级社区学校会替他们争取活动场地,对核心成员进行培训,每年还要评选表彰一批示范性“学共体”,给予一定的奖励,并提供展示或表演的机会。

11月14日晚,在富阳市2014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上,部分“学共体”选送的节目赢得了围观市民的一片叫好声。其中,就有鹿山街道的“婆媳腰鼓队”。绿腰带,红腰鼓,俏生生的发髻,光溜溜的麻花辫,各种行头流光溢彩。据介绍,这个“学共体”人数可不算少,接近两三百名,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6岁、最小的28岁。

鹿山街道陆家村的婆媳腰鼓队成立于2000年,从最初只有7对婆媳发展到如今超过20对。村民项凤兰说,结婚后与婆婆之间关系一直紧张,村里干部知道她们婆媳关系不和后,多次上门做工作。村妇女主任建议她参加婆媳腰鼓队,尽管开始时婆媳碰面很尴尬,但一段时间下来,两人从开始搭话到无话不谈,腰鼓越敲心越近,好得简直“像一对母女”。

“除看电视、搓麻将、打扑克外,现在很多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基本一片空白。”胡春才说,因此怎么开展针对他们的闲暇教育迫在眉睫,这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培育和践行。去年,余杭区登记的“学共体”就超过300个,大部分来自农村。仅黄湖镇虎山村就创设了“象棋爱好者”、“健身舞爱好者”、“舞龙爱好者”等3家“学共体”。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学的东西越多,纠纷就越少,日子就越红火”。

不久前,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还举办了一场农村“学共体”专题研讨会,吸引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地的同行纷纷前来“取经”。“缺少邻里沟通与社区归属感,已成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北京市昌平社区学院副院长闵霞告诉记者,这方面社区教育大有作为,而由社区学校引领、农民自发组成的“学共体”很接地气,是有效的载体。让那些富起来、空下来的农民有地儿可去,并融入社区教育课程,就能让农民有效学习、快乐生活。

 
上一篇:终身学习的启示与探讨
下一篇:[上海] 奉贤区第十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