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12-26 作者: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成校 詹国权
收藏——读沈仁红老师的《冬日暖阳》
2012年初冬,本人参加了杭州市第一届成教校长岗位培训班的学习,有幸阅读到了班主任——杭州市成教研究室沈仁红老师的《冬日暖阳》一书,感慨万千、收获多多。文如书名,该书恰是我们冬日学习之余的暖阳一束。阅读这一类文学作品的收获,是不断回味、经久弥香的。正如网络的如潮好评:对写作,它是学习素材发掘、独特表达的好书;于母亲,能在书中品味亲子情怀、育儿点滴;对为人妻者,可以找寻幸福家庭的保鲜剂;对白领,会从中领悟到工作乐趣、生活情趣。而我——从一个社教成教工作者的角度,品出了书中以下的特别精彩之处:
一、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生活是平凡而琐碎的,而作者怀揣一颗敏慧之心,总是能从这样的琐碎中读出美好。书中《菜场是个好地方》讲到一个原生态的自发形成的菜场:“……而且,那香瓜,通常模样不甚周正,两三个伶仃地,跟它的主人一样,谦卑地蹲在编织袋上。农民们提起那把老旧的制秤称一下,习惯地递到你面前给你亲自瞧一瞧——其实我根本看不懂……”从这里,我读到作者,一个社教成教工作者的悲悯情怀,年轻而高学历,却对土地、对乡村、对农民怀着那么朴素的深厚情感。在《簕笋烧肉》一文里,把过年的韵味如诗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异于舌尖上的诱惑。在《鲜花与牛粪新解》里,巧用俗语将婚姻的三重境界提炼到全新的高度。能如此深入地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如此细致地感恩世间万物,令人拍案!在书中,我读到一个终身教育工作者“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思维境界。新时代的百姓教育工作者,是否很需要这样贴近农民、贴近自然、贴近大地的古朴情怀。
二、于细微处见真情
《婆婆的背》写的是作者作为一个媳妇的细心观察所得所思:“那么美丽的后背,那么美丽的大眼睛,是如何沉默在那一群山民之中,面朝黄土地走过这一年又一年的岁月的?”在细节中彰显作者的孝顺之道、仁厚情怀。说实话,我们是先接触作者,再去看这本书的,发现作者,她对自己,绝对是一个工作起来就不想放慢节奏的教育者,但对于自己的工作对象,却是一位“轻负担高质量”的践行者。只能说,在高质量的背后,倾注的是她的心血!果然在《下课十分钟的执行力》这一篇里得到了验证:“再高新的理论最后还是通过细节来落实,再伟大的工程最后还是由细节来成就。咱们做老师的,真该于每一个细节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将心比心一下”。真正是于细节中渗透德育,于细节处彰显一位新时代知识女性的坚韧情怀。
三、关注工作对象的多元化,善于反思和提炼,具备一个社区教育研究者的可贵素养。
正如教育家韩似萍老师在序言的开头所言,韩老师她对仅仅是考试成绩突出的学生不甚感兴趣,但对能让孩子感念、被孩子深深爱戴的“孩儿王”总会忍不住去“追星”一番。因为孩子的情感不会作假。而不久前还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的作者,也在文中流露:“一直以为功利心是中学老师之大忌,关注学生,绝不仅仅是他们的成绩,更在他们快乐的童年、身心的健康。所以我们可以无止境地将工作细化、细化。”难怪作者沈仁红能成为首届“感动杭城”的十佳教师之一,前后接受两任市长的颁奖。联想到我们的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注重的更加应该不仅仅是学习结果,更应该关注学习过程。所谓“学历”就是“学习的经历”,成人学习不在于目的,应该更在乎学习过程中沿途的收获以及收获过程中的体验。很多时候,培训班,尤其是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班,学习的绝不仅仅是一次讲话、一篇论文、一个课题,而是一次交谈、一趟同行、一个班主任自身的高度和素质、一名社教工作者为人处世的本身。爱与美,是人生追求的方向。生活是最好的导师,无论你走上社会,身处何种职业。生活、真情、反思,是一个社教工作者应有的情怀!一轮别样的“冬日暖阳”,她给了我重新审视自己成教社教工作的契引,道出了“善良”“感恩”“幸福”“和谐”“品质”的深刻涵义,点燃了终身教育研究者有时完全可以独辟蹊径的思路和方法。
上一篇:《资源的合建与共享—成人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评介 |
下一篇:我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