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桐庐县社区学院开展农民素质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5-03-12 作者:杭州市桐庐县教育局

收藏

    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形势下建立解决三农问题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要提高农民素质就必须加强农民素质培训。面对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对于加快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6年,桐庐社区学院被确定为桐庐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以来,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广泛深入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培训体系的构建

  桐庐县社区学院举办各类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的培训班。在培训基地的建设、培训模式的创新、培训实效性的提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加强组织引导

  1.政策引导。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民的素质培训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民素质培训的政策文件。主要有《关于组织开展农民双证制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征地农转非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农转非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细则》《关于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为全县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使开展这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这些政策文件也提高了各部门、各乡镇领导对农民素质培训的认识,鼓舞了全体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使桐庐县农民素质培训建立在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之上。

  2.加强培训领导。农民培训是一项涉及面广、牵扯范围大的工作,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全力合作、全面协调。为了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先后建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农办、农业局和各乡镇也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全面负责农民素质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县社区学院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使这个系统工程一直都能有序地进行运转。

  (二)加快基地建设

  以“五校一中心”为依托的“桐庐县社区学院”成立于2005年7月30日,占地面积104亩,建筑面积18200平方米,拥有种类比较齐备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办学设施设备,建有3个计算机专用教室(计算机258台)、23个多媒体教室、1个语音教室、3个电子阅览室、1个视频会议室、2套地面卫星接收系统,有党政信息网、中央电大在线、现代远程教育宽带专用网、校园计算机网、闭路电视网、广播网,具备网上视频会议、网上课程直播、VOD点播、BBS论坛等功能。图书馆藏书3万多册。学校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达100%,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者20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学历者2人,具有中高级职称者达90.4%。还聘请了上级学校、兄弟学校和本县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业务精英40多人担任兼职教师。为农民素质培训创造优良的软硬件条件。

  (三)注重“三个拓展”

  学校在开拓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具体表现为“三个拓展”。

  1.拓展培训思路,创新农民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学校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需要这两条主线,大胆改革传统的“我开培训班,请你来听课”的培训模式,坚持“农民需要什么,学校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积极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尝试多种培训模式,然后总结推广,以点带面,有效地促进了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推出的培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订单式培训,根据企业用人意向,签订培训用工协议,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调动农民的培训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培训的实用性,提高培训农民的就业成功率;二是菜单式培训,即根据劳务供求信息,开设培训课程,挖掘农民就业潜能。

  2.拓展“就业转移”渠道,提高农民素质培训的实效。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和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桐庐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的富余,面临着就业转移的考验,而且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帮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成功转移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的做法坚持订单式培训与菜单式培训,拓展就业转移渠道,通过培训,使许多参加过培训的农民签订了用工合同,获证就业率达100﹪。农民及时转移到工作岗位,实现有效转移。同时做好培训后调查追踪服务,切实了解培训实效,已培训就业的农民,则通过定期回访、发放联系卡等形式,及时掌握农民收入变化,以此推动调整和优化培训项目。

  3.拓展社区教育网络,打造农民培训的新平台。全县初步形成了统一管理的“县社区学院、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村)教学站”三级办学的社区教育网络。首先是发挥桐庐社区学院的龙头作用,建立三级网络,即以社区学院为第一级,发挥学院的师资、设备优势进行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培训,并对各社区教育中心、成校进行业务指导。以街道(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成校为第二级,作为农民培训的基本单位,按计划组织实施各类培训。以社区(村)教学站为第三级,由社区学院和成校定期派出教师深入农村进行培训,平时农民有问题也可以用手机短信、上网等方式与老师联系。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天网,整合全县社区教育资源的地网和遍布全县城乡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的人网,基本形成了“纵与横两条线,天地人三张网”的立体化社区教育网络。建立社区教育联络员制度。在县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由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成员单位指派专人担任本单位社区教育联络员,负责本单位社区教育活动报道、信息联络等工作。全县各成校以此为契机,主动拓展社区教育网络,把社区教育向农村延伸,为农民培训打造新的平台。

二、进一步加强农民素质培训的几点思考

  现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现状,就加强学校农民素质培训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开发农村实用人才作为统筹城乡、发展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合作,抓好落实,取得实效。农村实用人才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并做到有职责、有人员、有目标、有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机制。

  2.抓好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着力打造品牌培训基地、品牌培训专业,建设有品位、有信誉、有实力、有特色的培训基地。明确培训专业和范围,确定培训内容和要求,制定专用的培训教材。学校作为主体,作为农民素质教育的基地,需要有全局和大局的观念。首先,要提高足够的思想认识,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其次,对职能范围的工作要常抓不懈。在此项工作的时限上,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要有足够的耐性和持久的准备。利用大好形势一鼓作气,加强宣传、引导和示范,把农民素质教育工作作为学校新时期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的机遇,创立学校对外交流平台,构建和展示学校的职能,为“三农”服务,走学校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一定有所为,争取上台阶。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师资信息库。通过网上发布信息、组织推荐、个人自愿报名等形式,经资格审查,将学校中有潜力的老师集中登记造册,同时聘请一批业务精、水平高、责任心强、热心农民培训的专家,形成有一定规模、门类相对齐全的师资库。同时,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还要积极鼓励参加进修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农民培训队伍。

  4.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力争提高培训质量。结合县委、县政府的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向上级政府争取农民素质培训经费,针对农村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转移就业培训,鼓励学以致用,扩大农民增效途径,提升技术的时效性;继续开展订单培训、力争扩大培训量。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根据市场需要和供求信息自主调整专业设置和促进课程的内容选择、安排方式等的不断改革,保证培养目标与市场保持一致,实现培训就业对接,推进“订单培养”或企业联合办学,为企业输送适合他们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继续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探索培训的新模式,培训模式与转移就业相结合,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自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以来,围绕如何有效地开展培训,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行了探索,摸索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继续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加大培训力度。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着眼市场需要,贴近农民需要,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其他各类实用致富技能培训。并积极发挥村级培训联络员的作用,实行送教下村、服务上门,把培训班办到村一级,切实加强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带头作用,为推动全县的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5.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会议、电视、广播等媒介优势,强化宣传,提高农民对培训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教育引导农民切实转变传统守旧观念,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下阶段,学校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打造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把农民素质培训与社区教育结合起来,把农民素质培训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认真研究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和农民的多方面需求,积极拓展农民培训的新领域,创新培训机制,建立一个与桐庐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民素质培训体系,为丰富成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为建设潇洒桐庐、共享品质生活作出学校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中社区教育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学习圈”理念下终身学习数字化平台开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