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5-03-26 作者:徐汇区长桥街道社区学校 马春梅 金桂兰 钮蓓莉
收藏整合教育资源 构建社区教育服务平台
── 长桥街道“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探索
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渐增加;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因此,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终身学习的顺利进行,必需要有足够的教育资源作为支撑。长桥街道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南部,1985年6月成立,人口相对比较集中,是居住型社区。面积5.8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总数近12万,外来流动人口超过2万。近年来,街道全面贯彻“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区”的要求,因地制宜,以提升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为目标,创新学习机制,整合学习资源,搭建更好更多的教育服务平台,满足居民提高科学文化、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生命质量的需求,让广大居民“学在社区”“乐在社区”“爱在社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快乐指数。
一、资源基础
遍布辖区的、丰富优质的学校教育资源是长桥街道的一大特色。社区内现有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及幼儿园共27所,其中大专院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中学5所,小学8所,幼儿园8所,特殊学校1所,并集聚了上海中学、上海小学、上海幼儿园等一批知名的教育品牌。这些优质的学校教育资源为长桥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理论基础
长桥街道提出“社区与学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主要基于以下的价值诉求:
1.学校和社区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共同的利益需求
学校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社区教育成果的共同受益者。“把教育引入社区,让教育服务于社区”,不仅使学校扎根于社区,而且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取得了社会的支撑和合作,让学校对社区更具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也为辖区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提升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和氛围,为和谐社区、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社区建设发展和提高市民素质,需要学校参与和支持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奥森提出,学校不应是游离于社区的文化孤岛。它应主动与社区架设各种桥梁,致力于解决社区的问题。可见,促进学校与社区的相互沟通与资源共建共享,应该是发展社区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目前,以街道为单位的社区建设,正在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社区内的学校,具有知识、智力、场地、教育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可以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成为社区建设和提高市民素质中的一支基本的骨干力量。
三、实践成效
1.形成基础,雏形显现
一直以来,我们把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发展结合起来,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开展与学校联手的社区大型教育咨询、政风行风成果宣传、精神文明和文化共建、校园文化进社区、消防安全进社区、廉政文化进校园、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活动等。与徐教院附中、西南模范中学、上海小学、园南中学等联手开展比赛活动,与长桥中学联手打造动漫文化品牌,在长二幼儿园、徐教院附小建立江南丝竹传承培训点,在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建立黄杨木雕培训传承点,与长桥二小、体职院附小、长桥中学流动儿童多的学校建立联动教育机制,与西南模范中学开展文化共建,与逸夫小学开展敬老活动等,还在每年的学习节、文化艺术节、全民健身节、科普宣传周联手开展活动。2008年开展了《外来流动儿童参与社区教育的实验研究》获上海市优秀实验项目。2011年,又延续开展《流动儿童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实验项目。
2.展开调研,确立方向
为了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构建更加优质的社区教育服务平台,我们对27所学校和33个居委会开展了教育资源整合情况调研,一方面对学校和居委会的资源情况进行摸底,另一方面了解双方对社区教育资源的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共建共享力度,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向服务。
调研结果显示,辖区学校已经100%和社区建立共建关系。其中教育资源共建的学校有16所,占学校比例的57.1%;学校与居委会共建的有12个,占居委会比例36.3%。全部学校都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意愿,学校可以提供的学习资源有涉及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培训活动等方面,学习项目有消防知识、唱歌、绘画、篮球、学期教育、家庭教育指导、插花艺术、英语礼仪、网络知识、急救知识、体育活动。
27所学校都有丰富的可供居民学习的场所和资源,街道也有可供教师和青少年学习的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机联系起来,最大限度的合理有效地相互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效果,形成居民可以多元选择学习的项目菜单,是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新课题。
四、大胆实践成效显著
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统筹协调既有的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发挥教育资源双向服务的最大功能,进一步让学校与社区走向融合,我们对未来的工作主要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1 . 加强组织资源整合, 搭建终身学习“ 立交桥”
我们建立了社区教育联合体,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加大资源共建共享的宣传力度和整合意识,从而带动个人、单位与社区资源的全面共建与共享。提升领导整合意识,形成社区教育联合体,促进各级各类学校与社区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居民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同时,增进区域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加强物质资源整合,丰富学习场所和学习内容
在原来11所学校体育场地向居民开放的基础上,增加开放的场地,如舞蹈房、图书馆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长桥社区教育建设提供物质支持。社区有各种特色课程和项目,如茶道课程和茶道工作室、街道图书馆、非遗进校园、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动漫基地、馨园心理工作室等,为教师保健、学生课程拓展、学生社团提供资源。
在原来社区单位共建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和居委会的共建力度,由学校和居委会直接对接,而且可以扩大到学习项目和课程的共建共享,丰富教育场所和居民学习内容,实现居委与学校的对接式学习服务。例如计算机学习是目前社区居民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居委会可以和学校建立联系,用学校的教师和计算机房,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生活化资源丰富,我们联系学校特色教师深入居民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饼干制作培训、健康锻炼方法培训等。还有一些居民课程走进学校,充分运用学校场地优势、教师优势,提高了居民和学校对社区的归属感。
3.加强人力资源整合,优化社区教育队伍
充分发挥社区内“有心者、有力者、有闲者、有求者”的积极作用,选育团队领袖,发展学习团队,建立社区群众自治性各类学习团队,加快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社区志愿者队伍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服务,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社区教育建设的氛围。
学校有许多具有特长或专长的退休老教师,这些人员是很优秀的人力资源,我们对这部分资源加以发掘和整合利用,发挥退休教师对社区教育发展的助推作用。我们还引进外来教育人才资源,组建社区教育专家团。邀请社会学者,有理论水平的专家,有专长的技术能手举办社区讲堂,并担任各个社区有关教育发展的顾问,促成社区间教育资源的共享,构建丰富的社区教育人才库。
4.加强信息整合,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平台
建立街道社区学校博客,广泛宣传街道教育资源,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学习;链接学校教育资源,公开学校校园网站,推荐特色学习项目,促进社区间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大对“徐汇区终身学习网”学分银行的宣传力度,倡导数字化学习手段,实现泛在学习;充分利用社区内的网吧、广播、数字化学习平台等,建立信息网络中心,对社区成员及学生家长开展网络教育,加强他们信息化的应用能力,了解并享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切实做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上一篇:社区教育草根读本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
下一篇:实施均衡发展策略 推动城乡社区教育一体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