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5-05-18 作者: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教育局 牛冬梅
收藏杏花岭区是山西省会太原市的中心城区,全区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现有108个社区居委会、3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8万人。近年来,杏花岭区紧紧围绕“创宜居环境、建和谐城区”总目标,按照“适应改革、学习为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重心向下、服务百姓,社区为主、重点突出”的工作思路,整合教育资源,打造特色品牌,持续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基本形成了政府机关带头参与、企业农村广泛参与、学校社区互动参与、困难群体帮扶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新格局。杏花岭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和省、市创建学习型组织示范城区。
一、以完善的工作机制做保障,协调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坚持把社区教育和建设学习型城区作为激发创新的原动力,深入推动各项工作的发展,将社区教育和建设学习型城区列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成立了杏花岭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杏花岭区社区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区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街乡、部门和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各街(乡)、社区(村),各部门、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自上而下工作做到了有安排、有督促、有检查,目标任务明确、组织层层落实、定期考核表彰、分步有序推进。区、街道(乡)、社区、职能部门与行业单位五个层面协调运行,形成了党委高度重视、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密切配合、街乡实施有力、单位积极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
二、以整合共享学习资源为途径,构建终身教育共同体
杏花岭区以整合共享学习资源为途径,坚持互动沟通、条块结合、互利双赢、共教共学的原则,通过对社区各类教育资源的深入挖掘、科学整合、有效拓展,努力保障区域内各类群体及个人的学习权益,逐步使教育和学习从传统的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类组织和人群。
(一)有效拓展学校资源
杏花岭区是省城太原市的老城区,有着丰厚的教育资源。各类学校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通过开放学校资源,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互动,将学校教育融入社会大教育,不仅能够让社区居民了解学校,扩大学校的声誉,而且,也能够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此,杏花岭区制定下发了《学校资源开放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资源开放的时间、范围、内容,通过公益报告、名师课堂、下乡支教、送教送学、校园开放日、办理居民学习卡等形式面向社区开放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居民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参与学校管理,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学校关门办学的模式。
(二)整合非正规教育资源
近年来,杏花岭区通过整合各类非正规教育资源,构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区一级通过撤并重组建起了1所社区教育学院;街乡一级通过整合市民学校、老年学校、乡村成技校建起12所街道(乡)社区教育学校;社区居委会利用自有资源或依托各类学校、行业企业培训机构建起108所社区教育分校或教学点、活动点。农村则实施村校一体、资源共享,加强乡村成技校建设,兴办文明村民学校。
(三)协调社会组织资源
杏花岭区首先加强对区属各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由区计生局、老干局、人社局、司法局、文广新局、卫生局、民政局、科技局、残联、农委等有关部门牵头组建成立了人口与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再就业培训、科技科普培训、文化生活教育、卫生保健教育、残疾人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等13个工作组,各工作组一方面结合自身的工作职能,负责对社区各类教育培训项目的组织指导,打造社区教育特色亮点;另一方面,又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推进本系统、本行业自身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不仅使社区教育工作开展得主线分明、内容丰富,又使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赋有内涵、充满活力。
(四)深入挖掘潜在资源
山西是文化大省,具有2500年丰厚的文化底蕴。山西的晋阳文化、晋商文化、面食文化,大寨精神、双良精神、西沟精神、右玉精神、胡兰精神以及剪纸、锣鼓、社火、花灯、面塑、晋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社区教育的内容既贴近百姓生活,又喜闻乐见、独具特色。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杏花岭区高高举起三晋文化的龙头,传承三晋文脉的精髓,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气息,将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深入挖掘开发潜在资源,打造文化产业链,以身边的事物教育感化身边的人,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先后开发了以东湖醋园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旅游产业链,以太原解放纪念馆、国民师范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链,以拱极门、普光寺等一批文物古建组成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链,以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文化产业链。
(五)搭建终身学习网络平台
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中,杏花岭区积极探索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教学体系和学习模式,推进社区数字化学习。一方面加强干部在线学习、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太原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以及杏花岭区教育、科技、卫生、计生信息网络资源的融合与联动;另一方面,采取横向与部门联合、纵向与市社区大学共建的方式,强化特色课程资源建设,完善课程学习与工作动态栏目,为城乡居民搭建起了开放、灵活、便捷的终身学习网络平台,引导居民进行网上学习。
(六)增强施教力量
杏花岭区采取委任制、派驻制、聘任制、自愿制“四制”方式,组建起4000余人的包括联络员、辅导员、讲师团和志愿者在内的社区教育工作人员队伍。各部门、街乡、社区确定专人担任社区教育联络员,负责本单位的社区教育组织管理工作;教育局选派优秀教师派驻到社区担任社区辅导员,协助社区开展工作;区社区教育学院聘请有名望的领导、专家、学者,组建百名社区教育专家讲师团,为居民巡回授课;街道和社区挖掘社区能人、志士组建起了志愿者服务队,他们中有老干部、老军人、老园丁、老艺人、老医生,也有青年画家、书法家和青少年,他们不计报酬、乐于奉献、活跃在社区,成为杏花岭区社区教育的生力军。
三、以关爱教育为特色,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
(一)关爱未成年人
杏花岭区十分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凝聚教育部门、综治部门、关工委、少工委、团区委、文明办以及街道、社区等部门和单位的力量,不断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通过举办家庭教育公益报告会,开办“四点半学校”, 开展“快乐星期三 读书1小时”“家校互动 八方共建”“科技创新大赛”和“爱路护路行动”“禁毒巡回展览”等多形式、多内容的****活动,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二)关心老年人
杏花岭区积极发挥老龄委、老干局、妇联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将社区教育和社区为老服务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邻里节”“睦邻点”和“红丝带”等多种形式,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质量。依托区域内各级各类老年学校,采取“墙内”办学和“墙外”办学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老年人特点,为老年人开设了康乐型、保健型、科普型、知识型等四个门类的课程,使老年人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促进了健康,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三桥街道市民学校与老年学校进行整合,坚持17年办学不间断,探索出了抓阵地、抓载体、抓队伍、树典型的“三抓一树”办学经验,使市民学校成为了三桥地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市民学习活动的和谐家园;区老年大学、太钢老年大学、矿机老年大学、太铁职工活动中心发挥政府和企业办学优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开设了文学创作、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健康保健等多门类课程,定期不定期组织书画展、体育比赛、文艺表演、诗歌朗诵会等,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三)关注困难群体
杏花岭区针对不同群体,在教育内容上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开展了公民道德、民风民俗、传统文化、健康保健、法律法规、科技科普、职业技能、休闲娱乐等30个门类近百门课程;在教育形式上坚持寓教于乐,通过报告、讲座、竞赛、演讲、征文、沙龙、学习角、现场示范、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在实践中开创了晨练课堂、实践课堂、空中课堂、群言堂,积极探索网上学习与线下体验式学习的互动融合,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学校教育,针对不同群体的富有特色的学习形式;在主题活动的安排上,注重学习活动的系列性。“学习周”“大讲堂”“千名教师访万家”和“百名辅导员送教送学进社区”等主题活动作为持续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有效载体已深入人心。据统计,近三年,全区累计举办各个层面的讲座(报告)1500场次,社区开设各类微课程培训班300个,社区教育参与率每年均保持在70%以上。
四、以“三方合力联动”方式,培育各类学习型组织
杏花岭区将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贯穿于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的全过程,采取政府机关带动、社区教育推动、驻地单位联动的“三方合力联动”方式,培育各类学习型组织。
(一)机关带动,建设学习型政府
学习型机关的创学活动采取条块结合、部门牵头、街乡协调的办法推进。组织部、人社部门负责公务员的继续教育和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街乡负责驻地政府机关创学活动的协调推进。工作中,杏花岭区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机关整体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为目标,通过团队学习、个人学习和互动学习,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破解工作难题,促进了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建设。
(二)社区教育推动,建设学习型社区
学习型社区、家庭的创学活动由教育、妇联等部门负责,各街乡组织推进。学习型社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以社区教育为抓手,以创建学习型家庭、楼院、社区为切入点,打造特色文化楼院,延伸、拓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内涵,通过开展“邻里节”“家庭才艺展”“体育比赛”“诗歌吟诵”等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引导社区成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自觉学习、自觉创业的公民,营造了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驻地单位联动,建设学习型单位
学习型企事业单位的创学活动由各职能部门或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各街乡协调驻地单位共同参与推进。创建学习型企业、单位以增强行业、企业创新力、竞争力为目标,着力塑造行业企业形象,培育企业文化,培养知识型员工。各系统、行业企业将创建学习型组织与本单位的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理念,将职工培训同教科研、经营、管理、生产融一体,通过开展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促进知识的良性转换、激励职工的创造热情,形成了自我学习、团队学习,自我超越、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通过三方合力联动,调动了区域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学习型城区建设的热情。目前,杏花岭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街乡、社区居委会全部参与了创学活动,3个街道被评为国家社区教育示范街道,6个街乡通过了省市创建学习型街道(乡镇)评估验收,60个社区通过了区级创建学习型社区评估验收。
五、以精品社区为平台,打造社区教育特色品牌
2010年以来,杏花岭区坚持将精品社区建设列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集中财力、物力,改善社区环境,完善设施设备,按照“1511”模式即:“一厅五室一校一站”,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50个精品社区。
通过精品社区建设工程的实施,居民生活环境更加优美温馨,学习活动场所更加宽敞明亮,为社区教育提档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杏花岭区按照树亮点、建精品、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制定标准、分类指导,强化服务、培育特色,示范引领,扎实推进。分片包点,调研指导,挖掘亮点,总结提升,社区教育呈现出一街一品牌、一居一特色,精彩纷呈,争奇斗艳的新格局。
巨轮街道的“手拉手助学工程”“侯鸟工程”,三桥街道的“市民教育工程”“道德讲堂”, 杨家峪街道的“阳光工程”,职工新街街道的“金心桥工作室”“编织学会”,杏花岭街道的“身边的历史文物”,坝陵桥街道的“小小睦邻点”,敦化坊街道的“虎啸诗社”, 大东关街道的“金三角流动人口之家”,涧河街道的“文化楼院”,中涧河乡的“村校一体,资源共享模式”,鼓楼街道的“学校社区互动模式”,小返乡的“社区教育服务绿色农业模式”等都已成为杏花岭区的社区教育特色品牌。
六、以课题实验为引领,丰富社区教育内涵
(一)开发课程、丰富内涵
杏花岭区注重挖掘本土文化,坚持“以问题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开展微课程培训,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网、太原市终身学习网等网络平台,积极构建“动脑动手做中学,网络互动分享学”的教学模式,先后开发市民教育、虎啸诗社、剪纸、面塑、烹饪、编织、锣鼓、晋剧、绢花、邮票里的知识、花卉栽培、健康有道、旧物改造、环保小制作等30门特色课程,编写了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厨艺基本功、走进杏花岭等20册居民学习系列读本,其中“市民教育”“虎啸诗社”被评为国家级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二)科研引领、实践探索
杏花岭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先后承担了《推进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实验研究》《老年健康教育社区行》和《统筹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等国家和省级社会实践与试验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整合共享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办法,探索出了摸底调查与科学规划相结合,提高资源整合的科学度;评估考核与感情交流相结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度;撤并重组与重点投入相结合,提高教育资源的优质度;降低成本与扩大数量相结合,提高教育资源的开放度等整合教育资源的方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觉得在经济薄弱的内陆城区,开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有四点经验做法值得和大家交流。第一,政府的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是持续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第二,区域内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第三,关爱教育是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的工作重点;第四,精品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工程同步推进是提升社区教育质量的主要抓手。
杏花岭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实践为《太原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出台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为助推太原一流省会城市和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如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社区教育机构的硬件建设、人员队伍还比较薄弱,社区数字化学习的推进还比较缓慢,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还不够系统、理论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所有这些,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杏花岭区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细化各部门和成员单位的职责,强化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继续在教育资源整合上下功夫,在课程开发、数字化学习、扩大社区教育覆盖面上花力气,在加强理论研究和提升社区教育质量上做文章,因地制宜,打造亮点、彰显特色,促进杏花岭区社区教育向法制化、科学化、系统化、特色化轨道运行。
上一篇: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管理问题的思考 |
下一篇:[长沙县]近百名幼儿讲述美德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