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5-05-18 作者:安徽省祁门县教师进修学校 方灶林
收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唯一途径,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及校本研修三种形式在实践中有各自的优势和问题所在。本文仅就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集中培训管理上的问题作以思考。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集中培训,在现阶段大多是由县级师训部门承担的,目前县级师训部门的现状大多是人员编制少,师资配备不齐,而承担的培训项目多而杂,如校长岗位培训、教导主任岗前培训、后备干部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等等,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集中培训管理上投入的精力受到了限制;加上农村学校点多面广,如果采用送训上门等集中培训方式,人力物力支出过大,承担培训任务的县级师训部门难以消化,采用集中到县分学科培训又面临工学矛盾和交通不便等诸多问题;在培训内容上虽然上级有文件要求,但缺少具体的培训内容课程的设置指导和资源,尽管师训部门及早谋划,精心准备,但很难满足学员的需求,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对于基层农村中小学来说,有相当部分的学校领导对集中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在培训认识上存在错位、缺位、不到位,自身不能起到示范作用。在集中培训过程中,有的学校领导不参与管理,甚至不参加培训;由于集中培训一般安排在双休日或寒暑期进行,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大多教师不太乐意,兴致不高。培训时,两手空空,不带纸,不带笔,甚至可以说不带耳和脑(缺少思维,对授课内容没反应,没有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迟到、早退现象严重,课堂上培训教师你讲你的,我讲我的,吱吱喳喳,交头接耳,甚至大声喧哗。既影响了授课教师的情绪,也影响了其他认真听讲的学员。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集中培训管理对策思考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教学知识、手段、方式、方法等方面更新优化的重要途径,对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强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集中培训管理是教育师训主管部门、师训机构、基层学校领导的共同责任。管理的成效也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基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集中培训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思考是:
一是要提高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认识,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师训部门的支持力度,在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努力建设成能为教师培训提供吃、住、行、学一条龙服务的一流的培训条件。在软件建设上,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满足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需求;师训部门要在现有基础上挖掘潜力,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集中培训管理;基层学校领导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以身作则,提高参与培训的管理力度。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教师继续教育的集中培训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集中培训课程资源建设,以满足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起以市区域内优秀的一线教师为主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集中培训专家库,集中培训贴近一线教学实际,直面一线教师的课堂过程问题并帮助指导解决,改变教师培训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脱离“两张皮”的局面,使培训成为教师乐于参加的一种自觉的活动,从而使培训内容自然而然的进心,进脑。
三是改变培训无动力、无压力、无要求的现状,设计出学习问题单、学习参与录、学习作业等训前、训中、训后三个阶段学员能及时完成的作业,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尝试培训考核的新方式,实现考核由学时向学时与学分结合最终为学分的转变。
四是完善培训考勤方式,要对集中培训的考勤及时进行公示,做到考勤时领导和普通教师一个样,同等公平对待,对缺勤的教师首次给予补修,再次不予学时学分认定的处理办法。
五是加强培训模式的研究,创新培训形式。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采用分学科送训等方式到中心学校。尽量减少占用教师休息时间进行培训,减少教师的负面情绪,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教师继续教育的集中培训管理没有终点,只有一个又一个的起点,我们要不断研究继续教育的集中培训管理的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继续教育的更大效益,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育事业,服务于“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上一篇:社区(老年)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
下一篇:整合共享教育文化资源 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