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北京西城区:大力实施示范项目 创新发展社区教育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02-24 作者: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 刘忠

收藏

 大力实施示范项目 创新发展社区教育

    西城区是首都社区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中心城区。自1986年起即以青少年校外教育为突破口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在20余年的实践、探索、研究中逐步建立起了面向全体居民的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体系,社区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2年西城区成为北京市首个“发展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化城区建设先进区”,2008年成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12年又接受了北京市首家学习型城市示范区的评估工作。然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面对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学习型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与教育需求,如何推动西城社区教育向纵深延进,使之走上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了我们亟需思考解决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我们认为“把握社区教育的内涵属性,推动社区教育朝向健康、高效、有序、公正的方向发展,办人民满意的社区教育”是社区教育形而上的“道”,而支撑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各种载体项目就是社区教育形而下的“器”。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西城区以建设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与争创首都学习型城市示范区为统领,积极推动以项目创新为载体的社区教育体系构建。在不断研究创新与实践探索中逐步蕴蓄形成了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六大示范项目,以六大示范项目为支撑建构起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内外协调、整体优化的终身教育与学习服务体系,满足与保障了市民终身学习的权利与需求。

一、社区教育六大示范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成效

  (一)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开展“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项目”

  “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是为落实国家及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要求进行的积极尝试。该制度采取政府统筹、学院运行、网络支撑、账户管理的运行模式,通过对管理体制、支持服务体系、学分管理和认证体系的构建和运行,建立起一套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该制度的运行方式我们称之为“学分银行”,即市民通过建立个人学习账户,实现个人学习与终身学习的信息存储、学分认证、学分积累与兑换各类教育、社区生活服务等。西城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最突出的成效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使市民学习成果开始得以显现,使市民看到了自己学习成果的被认同。这是社区教育工作者多年努力希望看到的结果,更是社区教育真正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中心2011年正式挂牌,2012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试点单位目前已达到15个,持卡人数1万余人,“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力争实现持卡人数30万人,逐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初步搭建起终身学习“立交桥”。

  (二)完善终身教育学校网络,开展“实体化社区教育学校体系项目”

  目前西城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区(社区学院)——街(社区教育学校)——居(市民学校)三级社区教育培训网络。社区居民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参与学习培训和文体活动,初步实现了“学者有其校”。其中教委与街道共管的实体化街道社区教育学校的建立是西城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创新项目。

  考虑到街道开展终身教育与学习场地不足,西城区从2005年起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为每个街道建立一所具有较高水平的专门性的社区教育学校,至2012年已建成9所。社区教育学校是独立法人,由街道和教委双重管理,积极开展地域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以社区教育学校为依托社区教育自此做到了四有:一是社区教育有了稳定的基地。市民可以就近享受到高水平的社区教育。二是社区教育有了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区政府为每校专门设10个社区教师的编制,并解决了社区教师工资、职称等问题。三是社区教育规范化发展有了可靠的保障。社区教育学校成立后,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开展较规范,有层次的课堂教学,至2011年共有24门课程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这种规范的社区教育转变了长期以来社区教育以文体活动为重点的局面,成为西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有力抓手。四是社区教育科研工作有了新生力量。社区学校的干部教师对社区教育教学研究的参与,使西城社区教育研究形成了专家自上而下与一线工作者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有力推动了社区教育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与提升。

  (三)搭建学习平台,开展“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西城区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外延与内涵发展并重,加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为居民“处处可学、时时能学、人人皆学”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

  ——建设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西城区重视挖掘整合社会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2009年到2012年间,共挂牌命名首都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宣南文化博物馆等56家文化、教育、科普单位为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基地为市民个人学习与团队活动提供了场馆,并以讲堂、课堂、学习吧、论坛等多种形式面向辖区居民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丰富的学习内容、新颖的学习形式、全覆盖式的学习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适应了学习型社会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要求,营造出安定团结、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

  ——建设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市民学习周是西城区社区教育的品牌活动。西城区2003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市民学习周活动,至今已是第十届,每年吸引十余万市民积极参与活动,是西城区传播终身教育理念,弘扬乐学、勤学、善学的社会风尚的重要路径。西城区还积极动员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开办教育品牌项目。区卫生局、医学会每年共同组织的金象健康大课堂,区委宣传部开设的西城讲坛,区科委、科协举办的西城区科技周,职成教中心组织的社区教育学校教学成果展示月等都为西城百万居民搭建起终身学习与展示社区教育丰硕成果的广阔平台。

  ——建设社区教育与学习型城区研究中心。西城区成立了专门的学习型城区研究中心与社区教育学校教研中心。借助专家力量以课题研究或项目研究的形式引领带动社区教育实践上层次上水平,并组织街道、社区教育学校进行自下而上的行动研究,丰富充实社区教育与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践发展模式。在2010年全国社区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我区有14项成果获奖。2011年西城区有6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通过验收,其中区教委承担的“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实验”及两所社区学院承担的“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与“以评促建,创建学习型社区实验”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优秀项目。

  (四)拓展传统教育领域,开展“职业教育社会化项目”

  职业教育社会化是职业教育资源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渠道。“职业教育社会化项目”由西城区教委负责实施。主要内容是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化基地”,建设职业教育社会化课程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建立职业教育社会化教师资源库,以点带面,打造精品,形成特色。“职业教育社会化”示范项目的推进实施,促进了教育领域与劳动领域之间的沟通、衔接,也为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方法,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并完善我区终身教育与学习服务体系,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和研究的平台。

  (五)加强远程教育,开展“数字化社区教育网络建设项目”

  数字化社区教育网络是广大市民实现“时时、处处”学习的重要平台。西城区教委与区信息办紧密配合,积极完善全区网络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面建设信息化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以“学习型西城”和“西城社区教育”两个网站为中心,逐步建立区、街、居三级数字化学习网络。针对居民信息化能力开展了“西城区信息化互助行动”“红旗业余大学数字家园”和“面向居民远程帮助”这三项重要工作,努力实现“缩小数字鸿沟,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依托“学习型西城”网,建立市民数字学习网络。各街道目前开通了社区服务网站,月坛街道、金融街街道在全区率先建立了街道一级社区教育网站,并连接到各个社区居委会和市民家中。

  (六)以评促建示范带动,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项目”

  西城区将全区学习型组织划分为“三个层次、八个单元”,组织层次即学习型党组织,单位层次包括学习型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社团等,属地层次包括学习型街道、社区、家庭。其中属地层次的学习型街道、社区、家庭创建与社区教育发展息息相关。在项目推进中,我们努力做到“四重三促”,即重创建、重过程、重实效、重发展,通过评估检查促改、促建、促发展。建立了“启动、辅导(培训)、申请、视导、评估、回访、提高”的创建工作程序,形成“学习、反思、调整、深化”的工作循环,以评促建,示范带动,全面发展。至2012年,西城区德胜、月坛、天桥等6家街道成为北京市创建学习型街道先进单位。什刹海、广内、陶然亭等7个街道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全区现已评选出127个创建学习型社区先进居委会,先进比例接近50%,创建率达90%以上,并正在酝酿启动“学习型示范社区”的评估工作。

二、社区教育六大示范项目建设的主要特色与下一步目标

  (一)六大项目推进的主要特色

  发展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西城,实施六大示范项目推进制,一“早”、二“准”、三“高”是其鲜明特色。

  一“早”,指的是起步早。早在2002年,西城区成为北京市首个“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城区先进区”。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推陈出新,以示范项目建设带动创建,持续提升社区教育水平,率先开展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与首都学习型城市示范区的工作。

  二“准”,指的是找准突破口。示范项目的实质是工作的突破口。实践证明,建筑于对区域实际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思考基础上的创新与特色将会具有更加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六大示范项目选择均是从西城区实际与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出发,我们选择的每个点都是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的着力点,每个点的选择又都是立足于西城原有工作资源与基础。如我们结合对社区教育发展本质规律与实践需求的思考,建立了街道新型实体化社区教育学校,使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居民对高质量社区教育的需要;结合西城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即拥有首都天文馆、博物馆、历代帝王庙等丰富的科技、文化、历史、教育资源,我们建立了西城终身学习服务基地网络;结合对社区非正规教育逐步与正规教育融合的国际社区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我们借助试行市民学习积分卡7年的工作基础选择了建立终身学习认证制度的尝试……每一项选择均是经过认真研究思考,这些载体的选择与工作创新最终构架起西城社区教育特色发展的鲜活、立体模式。

  三“新”,指的是项目有创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示范项目的不断创新是西城社区教育向前发展的动力。2003年西城区在全市率先举办“市民学习周”活动;2004年率先推出“市民终身学习积分卡”;2005年起建设教委、街道共管的实体化社区教育学校,在我市及国内起到了极好的示范作用;2009年开始建立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2011年建立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西城区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理念与行动,使西城区的社区教育工作始终走在了发展的前沿。

  (二)下一步工作目标

  下一步我区将对示范项目进一步完善,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发展。一是突破示范项目的发展瓶颈。在教育部和市教委的指导下,研究市民学习成果认证制度下一步的突破方向,研究数字化学习网络建设项目和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如何衔接的等问题。二是促进示范项目的推广。进一步调动发挥各个系统、各个单位的参与社区教育发展积极性,将各个示范项目不断引向深入,加快南部地区社区教育学校建设进度,加快职业教育社会化和数字化学习社区发展进程,进一步扩大学分银行试点规模。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推进示范项目建设,驾社区教育之舟,扬终身学习之帆,走学习型社会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山东:关于推进城乡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
下一篇: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 开创社区学习中心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