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09-01 作者:江苏省如东县新店镇社区教育中心 张建军
收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满足社会教育需求。纲要进一步明确了社区教育的目标:社区教育既是基础教育、中高等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更是社会大教育的主体。上世纪末,我国开始探索、践行和发展社区教育,并逐步在理论和实际上建立起比较可行的社区教育体系。十多年来,社区教育在满足社会教育需求上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足以证明,发展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需求的必然需求。
一、发展社区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各种经济形势在发展过程中的互相补充和促进,彰显了社区教育在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巨大作用
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农业经济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先进设备,极大地减轻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繁重劳动,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得大量的农业生产者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而其他形式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可以转移到其他形式经济生产上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最缺少的就是文化技能,怎么办呢?基础教育和中高等教育显然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根本不可能把这些人员重新拉到课堂上来,向中小学生、大中专生那样学习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绝不可能从基础教育和中高等教育上获得技能教育需求,而社区教育的发展正好能充分解决这一社会性难题。我们新店镇作为如东县最小的一个乡镇,常住人口3.7万,流动暂住人口0.3万,我们新店社区教育中心每年通过创业、再就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其他技术技能培训,解决近二百名待业、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像其他形式经济生产转移,着眼全县就可以培训转移三千多人,放眼全国即使打个折扣,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概念就不言而喻了。各种形式经济之间发展上的相互促进加速了社会劳动力的流动转移,从我国对人口的流动速度和流动量监控统计所发布的信息方面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十多年来,社区教育在帮助各种形式经济之间的劳动力转以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并足以说明随着社区教育的发展,这一作用不仅会越来越大,而且在劳动力转移的层级上也会越来越高。
(二)技术的革新、新兴经济的发展,彰显了社区教育在提升劳动生产力技能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今天,大量的高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催生了新兴经济大发展和新型生产技术及设备的运用,原有的劳动生产技能水平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需要,这就对劳动力的劳动生产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时社区教育的作用就充分发挥出来了。虽然有一部分劳动力通过社区培训向其他形式经济生产转移,但更多的则是通过社区教育培训来提升劳动生产技能水平,从而适应新的劳动生产的需要。以我们新店镇为例:我镇轻纺工业比较发达,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大小服装企业20多家,目前有服装工人近2000人。近几年来,我镇服装企业以南通东洋时装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多从事出口日本的服装生产或加工,生产任务重且技术要求非常高。为此,南通东洋时装有限公司这几年一直在不断加大投入,购买了新型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的设备投入到生产上来,但工人却不会操作使用,无法实现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质量的双提高。针对这一情况,我中心与南通东洋时装有限公司实现校企互助结对,利用我中心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国家政策之力,借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人力资源网络,对现有的在职员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能力。在其他行业也是如此,每年我中心培训的新上岗初级工近200人,在岗中级工80人左右,输送培训在岗高级工十多人。着眼全县、全市、放眼全省、全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据。总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和中高等教育有了很快的发展。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的时间短,人民群众受教育的程度远远未能达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需求,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将面临这样的社会现实。要想逐步改变这种社会状况,只有进一步发挥社区教育在劳动力转移和提升劳动力生产技能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说,发展社区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发展社区教育是我国政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政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步伐。
(一)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历史发展阶段;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取得重大进展,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拥有的知识总量迅速增长,知识发展和更新的速度加快,学习和教育必须贯穿人的一生。人们从学校中获取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人们对工作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然而,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我国教育体系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有待于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由此,社区教育孕育而生,社区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在教育现代化、推进普通教育的进步与普及,发展高等教育并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转岗培训方面,已经显示了所具有的优势,并得到人们的认可,今后仍将在这一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外来人口是社区教育对象中庞大的一群,他们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有待提高;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下岗人员急待转移工作岗位,再加上新的劳动人口不断涌入劳动力市场,全社会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面前,社区教育对调整待业者的心理,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就业的竞争能力,也可发挥很大的作用。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生存教育到心理健康教育,社区教育在其中所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社区教育在教育连续性、社会适应性、教育手段多样性,以及教育与社会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方面等,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二)社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1968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首次提出了学习化社会的概念。在我国,党的十六大提出,把构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未来的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境界。学习型社会是指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社会。实现这一目标,社区教育是必然选择。通过是多年来的实验和实践证明,社区教育已经发展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通过统筹协调、整合社区的各类教育资源,使得社区教育扩展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范畴,为全民学习提供了可能和机会,也为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转变的过程,社区教育的推动作用加速了这一进程。同时,社区教育自身的发展和所发挥的作用,大大提升了学习型社会的层次。我们新店社区教育中心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通过十多年来的不断努力,促使全镇居民的受教育年限由6年多提升至现在的近10年,从业人员年平均受教育培训率从38.2%提升至54.8%,每年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学习近2万人次;3.7万人的小镇,被各级政府授予的学习型党支部全覆盖、学习型组织占比47.6%、学习型企业36.2%、学习型家庭12.3%、学习型个人近2000人。“学习可以改变生活,知识可以创造未来”,已在全社会达成共识,社区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社区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又是受教育和全面提高素质的主体。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使然。因而,社区教育也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社区教育是实现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了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诉求。社区教育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教育需求下发展起来的,她遵循着终身教育的理念,践行着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作为对教育思想和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对我国社会的全方位的和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去年,我们新店社区教育中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全国首家开展心理健康特色教育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延军一行,专程来如东县新店镇社区教育中心调研考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工作,中心杨镜梅副校长应教育部邀请,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全国社区教育工作推进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一年多来,我们新店镇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为高考学生调节心理、为企业员工疏导心理、为机关部门工作人员释放压力、为社区居民缓和社会关系、为中小学生塑造健康心理等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应,心灵氧吧QQ群、心灵港湾心理咨询等影响广泛,已经辐射影响到邻近乡镇,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区教育的内容广泛而全面,涵盖了一个人受教育的全过程,决定了她成为终身教育的主体,成为了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主体,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育主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我国政治社会发展的目标,作为教育的主体,社区教育必将在实现这一政治社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社区教育逐渐形成了以地方成人教育为主体,协调整合社区各类教育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教育模式,这也成为社区教育的内在属性。随着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社区教育体系必将进一步完善。以教育内容更为丰富、教育形式更为多元、教育手段更为多样、教育对象更为全面的社区教育必将为满足社会教育需求,推动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创新社区教育理念 构建具有锁金特色的三型学习圈 |
下一篇:丰富社区教育内涵 提升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