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6-04-21 作者:江苏省海安县李堡社区教育中心 顾礼银
收藏把精神文化作为支撑社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 南通市海安县李堡社区教育中心工作剪影
注:本文为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与社区教育发展的关系研究”的研究报告。作者顾礼银,江苏省海安县李堡社区教育中心主任,该课题主持人。
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社区教育概念中的“教育”不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学校教育,而是对社区全体居民所实施的大众化、普及化一种“大教育”。我国的社区教育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逐步试点,现在正处于茁壮成长阶段。虽然至今没有一部像《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一样具有权威性的、全国统一的社区教育法律法规,而只有地方社区教育管理机构所制定的“章程”、“暂行规定”、“工作条例”等,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适用本法。”可见,《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和“总法”,社区教育是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
一根竹竿能支撑起运动员的跳跃,细长的柱子能支撑着有屋脊的屋顶,社区教育要持续科学发展,必须有精准的支撑。《教育法》第七条:“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法律保证。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作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镇,我们在如何“把精神文化作为支撑社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精神文化成为支撑社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由社区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社区教育就是运用本社区各类资源,面向本社区全体公民,以促进本社区人的发展与社区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义务教育的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都有统一规定,并且具有强制性,而社区教育坚持导向性、示范性、开放性原则,多以非正式、非正规教育活动为主,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的支撑,精准对接社区发展需求,而精神文化是人的精神食粮,孕育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价值导向、精神源泉、民族凝聚的功能,因此精神文化是社区教育各类资源中的第一资源,正成为推动社区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以精神文化支撑社区教育发展,首先在于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着力体现社区元素、社区亮点。社区教育具有区域性特征,就像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一样,一个社区不可缺少自己的精神文化。李堡作为一座千年古镇,李堡儿女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繁衍生息,积淀了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李堡历史需要我们谱写新篇,李堡文化需要我们挖掘传承。
李堡在唐朝时为黄海边一个渔村,因赤潮等因素影响,土地呈红色,故最初名叫“赤岸”。元明时期,倭寇经常来犯,赤岸人民筑起堡垒以拒倭寇,因李姓人士最多、功劳最大,故改称“李家堡”。清康熙年间,李堡镇上出了乐善好施、舍生取义的尤敬国,聪明好学、苦读不倦的姜日章(著有音韵学著作《天然穷源字韵》),深通佛学、功德无量的玉皇阁寺僧脱凡三位贤人。李堡人懂得珍惜,为了纪念三位贤人,以彰其德,今天仍有三贤街、三贤巷、三贤路、三贤桥、三贤屯的命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陈毅、粟裕、钟期光、姬鹏飞、陶勇、管文蔚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粟裕1946年8月、1947年4月及11月先后指挥的“三打李堡” (其中“一打李堡”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的第四仗),震惊中外,书写了“李堡三捷”的传奇,使苏北小镇李堡名声远扬。“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虽然当年的土堡不复存在,这个带有抵御侵略、保家卫国色彩的名称,彰显着一种热爱和平、追求幸福的李堡精神;过去的一块红土地,经过历次战争的洗礼,变成了真正的红色大地,铸就了优秀的红色文化。这既是李堡的文明结晶,也江海文化的缩影。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李堡专属性、不可复制性和历史传承性。
社区教育中心组织专兼职教师及广大志愿者,并聘请专家学者,积极发掘丰富的历史宝藏,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提炼精神文化,强化社区教育与优秀文化遗产、时代发展需求的联系。先后组织或参与搜集、整理、编撰了《苏中七战七捷》、《李堡镇农村文化遗产名录》、《李堡先烈传略》,指导社区内中小学校开发了《李堡记忆》、《李堡行》、《摇篮》、《古韵今风话李堡》、《责任教育》等乡土文化校本课程,配合李堡镇文联(全国第一家乡镇级文联),繁荣有关弘扬李堡优秀文化遗产的文艺创作,拍摄了微电影《火烧丁家所》,李堡本土作家仲新平、储成剑等创作出版了《三打李堡》、《李堡的故事》,《李堡古今山水人》、《爱在旅途上》、《李渔纵情老鹳楼》等历史著作。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精神文化的已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永不枯竭的资源。
以精神文化支撑社区教育发展,关键需要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充分释放教育活力、发展动力。社区教育具有服务性特征,必须切实担当起主体责任,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从幼儿到老年、从文化到技能为一体的大教育格局。李堡的精神文化是中华文化大花园中璀璨的奇葩之一,只有大力弘扬传承,才能使之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李堡社区教育中心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教育全过程,真正达到引领价值和塑造精神的目的,构建了“三六七”系列教育活动体系。
开设三大讲坛:
一是开设“赤岸讲坛”,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发扬“怀赤诚之心战李堡,圆古镇之梦达彼岸”的新赤岸精神,凝聚科学发展、富民强镇的强大精神力量,增强发展软实力。
二是开设“三贤讲坛”,弘扬乐善好施、舍生取义、好学上进的“三贤”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开设“李堡道德讲坛”,大力宣传道德楷模、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先进事迹,挖掘普通劳动者和群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闪光点,加强敬业守信、“工匠精神”教育。
打造六大工程:
一是“红色文化进社区工程”,李堡镇文联和文化站,发掘自身潜能,创作了数以千计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文艺作品,热情讴歌李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彰显红色故土的教育功能。自编文艺节目,组织节庆文艺演出,满足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传递核心价值观、传承民族精神、凸显李堡特色。
二是“全民阅读进社区工程”,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作用,以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大力培养“家家学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建立“读书沙龙”活动小组,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个人评比,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
三是“志愿服务进社区工程”,成立“心灵家园”志愿服务站,以“关爱失独家庭、关心孤儿”为出发点,以“帮助特殊家庭”为目标,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亲情陪护等服务。大力弘扬“友爱、互助、融合、共享”的志愿服务精神,致力打响“大美李堡”特色品牌。
四是“引凤还巢工程”,根据李堡人才辈出实际,打造“创业李堡”品牌,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引凤还巢结合起来,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向在外发展的李堡人汇报家乡建设成就和远景规划、未来设想,宣传凤还巢工程的意义,真诚希望他们记住乡愁、记住自己的根,弘扬爱祖国爱家乡的李堡精神,回乡投资兴业或献计献策,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五是“双拥工程”,强化国防教育,建立双拥工作网络。每逢春节、“八一”安排专人看望、慰问优抚对象,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与驻沪某部队“李堡连”(前身为三打李堡时的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结成共建对子,接力传承“李堡精神”。邀请“英雄连队”传人重返昔日“战场”,举办国防军事知识讲座,感受李堡巨变,共谋发展大计,让“李堡连”和“李堡中心镇”这两面旗帜同焕新彩。
六是“夕阳生辉工程”,创建老干部活动学习阵地,开展“夕阳我最美,晚霞更生辉”活动,成立以老干部、老党员为主体的宣讲队,宣扬李堡各个历史时期涌现的感人事迹、优良传统和风俗特色,深入挖掘和弘扬李堡精神文化内涵,为李堡的发展出谋划策,奉献智慧和力量,绽放夕阳光彩。
开展七项活动:
一是开展“中国梦”****实践活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追求“宜居宜业中心镇、幸福美丽新李堡”的梦想。
二是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李堡人”活动,推动全镇上下积极寻找美、发现美、践行美,在全镇进一步形成忠于职守、高度负责、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良好道德风尚。
三是开展“最美李堡人”先进事迹报告会活动,积极挖掘在最基层岗位扎实工作、辛勤耕耘、乐于奉献、尊老爱幼、孝亲敬邻等“最美人物”,传播正能量、交流真感情。
四是开展“李堡人说李堡好人”故事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提升李堡好人的影响力,弘社会正气。
五是开展“铭记历史”教育活动,每年清明节和9月30日国家烈士纪念日举行缅怀先烈活动。通过宣扬烈士英雄事迹、学习“三打李堡”等史料文献、参观“七战七捷”纪念馆、“古战场”遗址等红色景点等多种方式,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六是开展“李堡是我家,发展靠大家——我为李堡发展献计策”建议征集活动,为李堡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
七是开展“心中有榜样、争做好少年”活动,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新时期“好少年”的典型代表,展现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为广大少年儿童树立自己的时代榜样,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以精神文化支撑社区教育发展,目的是要达到良好社会效果,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增强“获得感”。社区教育成效具有隐形性特征,不具有“快递”式的显性效果,也不能像学校教育那样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状况,必须从“纵向+横向”、“宏观+微观”等多维度来进行综合考察。
李堡人的质朴与奋勇、贤德与聪慧早已渗入到历史深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是“李堡精神”的最好写照,它已经成为李堡人的价值取向、共同追求,激励着李堡儿女创造了经济社会建设的辉煌业绩。
下面以“十二五”期间的成绩单来说明李堡社区教育所取得的成效。
李堡社区教育中心2012被评为南通市重点社区教育中心,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社区教育中心,年年被评为县社区教育百分考核优秀单位和县社区教育先进集体。李堡镇2015年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乡镇)。全镇所辖18个行政村,100﹪建有居民学校,并且每年成功创建一所省级标准化居民学校,规模企业100﹪建有职工书屋。100多个有影响的学习型组织、家庭、个人受到县级表彰,40多人荣登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海安好人”榜,最美基层干部、最美司机、最美警察、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司法人、最美夕阳红也层出不穷。全镇凤还巢工程已超过50家。
社区教育为古镇李堡带来了锐意革新的活力,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李堡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南通市首批市级中心镇。在全市中心镇考核排名第二,被南通市命名为农村环境长效管理示范乡镇,海安县双拥模范镇。党校被评为市“红旗党校”,老干部教育支部被评为“南通市先进集体”,老干部活动室被评为“海安县老干部示范性活动学习阵地”,工会获得“江苏省模范镇职工之家”、“南通市五星级乡镇工会”、县“先进工会组织”称号,计划生育中心服务站获市二星级服务站一等奖、海安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奖,中凌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被市关工委表彰为“南通市十佳社区”。在县“学《宪法》学《决定》”知识竞赛中获得组织奖,创业项目设计大赛获得优秀组织奖。中心小学获县“书香校园”荣誉称号,初中“读书沙龙”被县局确认为办学特色,校园标识文化建设获一等奖。多家企业先后获得“江苏省创新型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型企业”、“江苏省质量诚信企业”、“南通市和谐企业”、“江苏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
小社区是大社会的微细胞,做好社区教育工作,就是在助力我们国家的发展,就会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回顾近年的社区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最优质的社区教育还远远不止“最后一公里”。我们将突出重点领域、抓住关键环节,让居民在活动中受益,在教育中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李堡提供持久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打造社区教育金字招牌,我们一直在路上。
上一篇: |
下一篇:终身教育视角下开放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