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综合资讯
[杭州] 余杭区全国十二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召开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6-06-17 作者:系统管理员

收藏

   6月12-13日,由余杭区社区学院申报立项的全国“十二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百万市民传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课程建设研究》开题论证会在社区学院顺利召开。全国社区教育专家陈乃林先生莅临指导,临平社教中心、塘栖社教中心、瓶窑社教中心、运河社区学校、闲林社区学校等5家子课题单位近20名科研骨干到会,社区学院党委书记商夏飞主持会议。

  开题论证会上,商夏飞书记就 《百万市民传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课程建设研究》国家级课题的总方案、总计划、初步分工及实施步骤作简要介绍,指出开展本课题的初衷是传承和发扬余杭区内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余杭区内各类非遗的特征,课题组将之分为技艺表演、技艺制作和民间习俗三大类,并计划从社区教育角度建设区域性课程,促进广大市民参与学习。

  各子课题单位负责人围绕本地域的非遗项目论述各自的开题报告,如瓶窑社教中心承担的“杭州鹞儿”风筝制作和“竹编制作”项目、塘栖社教中心承担的“蚕桑习俗”和“米塑制作”项目、临平社教中心承担的“余杭滚灯制作及表演”项目、运河社区学校承担的“博陆火狮表演”项目等。

  全国社区教育专家陈乃林先生对本次开题论证会进行了细致的点评与指导。他充分肯定了余杭区社区教育工作者在科研工作中的严谨态度和扎实作风,对国家级课题《百万市民传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课程建设研究》的实施意义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余杭丰厚的历史文化。

  陈先生建议,课题组全体成员在研究过程中,需把握好两对关系:一是把握好“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关系”,《百万市民传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课程建设研究》的研究途径是非遗课程建设,但最终的目的是引导广大市民传承非遗,课题组成员在潜心研究和开发各类教材后,需将教材带至百姓的非遗学习活动中,达到一定规模的培训人次,建立名家工作室等师资力量,方能形成鲜活的课程。二是把握好“务实与创新”的关系,在传承和推广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既要从书面角度要形成社区教育特色的非遗课程,也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拍摄制作传承非遗的系列微课,还要大胆扮演课程领导者角色、探索制定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指导大纲,更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提炼余杭非遗中蕴涵的文化精髓,在寻根寻梦中体味余杭文化的内核,探索“什么是余杭人”这一宏大命题。对于各子课题单位,陈先生提议要在围绕总课题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凸显自身特色,并从街镇层面出发,探索如何将非遗文化事业变为非遗文化产业。

  本次开题论证会气氛融洽、讨论热烈、思考深入,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意犹未尽。理论是实践的方向,凝结着余杭特色的国家级课题《百万市民传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课程建设研究》必将为余杭区社区教育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上一篇:[太原] 太原市2016年度社区教育课题立项会召开
下一篇:[成都] 广西电大考察团到青羊社区教育学院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