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新闻动态
【天心区】“话说新宇”社群:以百姓剧场为弦 奏响社区文化治理新韵

来源:天心区社区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21 作者:黄雅玲

收藏

花鼓戏、相声小品、文艺汇演……近年来,长沙市天心区先锋街道新宇社区以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通过建强文化阵地、整合文化资源,让社区成为一个开放共享的艺术舞台、一个富有文艺气息的文化市集。

在精神文明日益丰富的时代,新宇社区积极引入文化新潮流,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共创专业化的文艺生态圈,充分激发社区自治澎湃动能。真正做到让文化服务“沉下去”,让群众幸福指数“升起来”。

图片1.png

“话说新宇”寒假少儿花鼓戏班、曲艺班招新海报

破茧成蝶:农安小区涌起文化新潮流

在城市化浪潮中完成“村改居”蜕变的新宇社区,面对传统乡土文化消解的隐忧,以“文化安民”为破题关键。

2023年,新宇社区党总支推出“话说新宇”百姓剧场,旨在打造新兴的文化传播载体,凝聚“党员、群团、社企”三股力量,搭建社区群众交流的文化平台。

剧场由社区党总支精心策划并主导推进,以“话说新宇”文艺社群为纽带,深度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秉持“乐在新宇”的理念,构建“百姓编、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的互动模式。为农安小区注入新的文化活力,奏响基层社会治理的和谐乐章

图片2.png

“话说新宇”社群表演《快板声里话今朝》

剧场以“传承传统文化、丰富文化生活、沟通邻里关系、化解基层矛盾”为四大重点,不仅保留传统的唱歌、舞蹈等文艺节目,还创新引入情景剧、小品、朗诵、顺口溜等具有理论教育功能的节目。这些节目取材于居民生活,贴近实际,深受群众喜爱。

如今,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百姓剧场”正成为居民文化生活的新潮流。未来,社区计划盘活闲置空间,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个会讲故事的剧场,让“话说新宇”,成为承载乡愁的“文化锚点”和居民精神生活的“强磁场”。

草根力量:社区“素人”变身文化舞台主角

“打竹板 走上台 文娱演出乐开怀,讲文明 树新风 移风易俗说起来……”在“话说新宇”百姓剧场舞台上,30余名社群成员纷纷化身文化主角,由退休教师陈先华成为快板词编剧,编写的快板词从“小切口”引出主题,朗朗上口。

“从音乐、快板词到服装、道具、视频拍摄,都是社群成员自己创作编排的。”作品主创成员张菊珍说。

图片3.png

“话说新宇”百姓剧场演出剧照

社群成员们的创作内容丰富,小区居民黄菊华在小品《收回人情钱》中塑造的新时代妇女形象深入人心;退休职工张治平摇身一变成了剧场的台柱子;30余名“戏曲新苗”在花鼓戏《补锅》培训中初露锋芒……

同时,社区通过“文化星探”行动挖掘出一批民间骨干:广场舞领队转型为舞蹈编导,退休教师成为剧本顾问,老党员亮出快板绝活。

截至目前,社区累计推出原创作品10余个,其中《大树下的党课》《问路》《快板说反诈》《三句半 话禁毒》等作品因取材接地气、有烟火气,引发居民强烈共鸣。

下一步,社区将利用“青年之家”平台,调动辖区青年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为社群输送新鲜血液。让“话说新宇”社群担起“文艺轻骑兵”的角色,为社区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同心圆:构建跨界共创专业化的文艺生态圈

如何让社群专业化发展?打造符合大众审美与传统艺术的文艺作品?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图片4.png

长沙市天心区曲艺家协会为文艺骨干培训

新宇社区以剧场为纽带,积极拓展文艺社群合作渠道,与湖南电台签订文化战略合作协议为社区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联合天心区文化馆开设花鼓戏课程,让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身边;与长沙市曲艺家协会联创共建,引入专业师资开发定制化课程;还有部分文艺节目,天心区曲艺家协会也给予了指导、提升教学……两年来,新宇社区累计开展文化宣传活动20余场,社区的文化共建图景愈发清晰。

2024年以来,社区还先后邀请长沙市曲艺家协会、长沙市天心区曲艺家协会、长沙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等专业老师定期授课。“一出好戏,只为等你”不仅是剧场培训的口号,更是社区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我们剧场有很多文艺爱好者,表现能力都还不错,主要是精进演绎方式、表达技巧。在原创作品上,我们从真人真事上下功夫,寻找素材,期待创造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蒋勇老师说道。

小剧场撬动大治理:演绎社区自治新范式

“话说新宇”百姓剧场不仅是一个文化展示的平台,更是社区治理的“解码器”。

社区将违规种菜、垃圾分类、移风易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社区治理热点议题改编成情景剧、小品,通过“身边人演身边事,小剧场讲大道理”的方式,实现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的更好匹配。

社群主理人黄燕在参与《快板说反诈》后深有感触:“这个小剧场像块磁铁,把政策条文变成有温度的文艺节目。现在连我小孙子都学会‘刷单返利是陷阱’的顺口溜了。”

图片5.png

情景剧《大树下的党课》,讲述了一场违规种菜风波

“以前总抱怨社区管太宽,直到我穿上红马甲站上百姓剧场的舞台。才真切体会到社区既要维护公共环境又要顾及老人情感的难处。”参与社区种菜风波剧目的演员朱嗲感叹社区治理不是“你管我服”,而是我们共同写就的烟火故事。

从田间地头到社区舞台,从家长里短到移风易俗,新宇社区的“百姓剧场”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里既有传统花鼓戏的婉转唱腔,也有现代情景剧的诙谐演绎;既有退休老人的文化情怀,也有青少年的传承担当。

社区党总支书记连雯表示:“我们要培育更多文艺社群,推出更多出圈和优质的优秀文艺作品,让文化惠民项目持续‘保鲜’,让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上一篇:【天心区】为民办实事·先锋推陈出新①“大小书桌”社群 打造家门口的“亲子学习”阵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