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03-13 作者: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 唐厚元
收藏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
终身教育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和国民教育同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教育体系日趋完善的今天,如何深入发展终身教育,是终身教育发展面临的普遍且首要的问题,而加快建设“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则成为江苏解决这一窘境的可行办法。
一、“江苏终身教育体系”雏形及建设路径
“终身教育”是指,国民教育之外面向所有年龄段公民的促进公民终身发展的有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终身教育体系”是指,指导教育宏观统筹、规范教育制度设计、引领教育服务方向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是推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实现的一面旗帜。在这一旗帜下,“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被提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雏形,应当包括除国民教育之外的有关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后的在职培训,青少年校外教育,老年教育,以及对教育培训资源的统筹优化整合共享,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等内容,有助于发展终身教育,鼓励终身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江苏终身教育体系”显然具备以下基本特征:教育对象的全员性,教育过程的全程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类型的终身性,教育目标的职业性。依据上述雏形及特征,“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架构已初见端倪。
“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遵循的基本路径是:地方探路——省里认同——选择试点——全省推广。地方探路。20世纪90年代,以江阴为引领的苏南发达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开始注重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江阴认为,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许多地区包括江阴在内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有扩大趋势,这不仅表现在农民收入、基础设施、科技卫生等方面,还突出地表现在城乡终身教育水平及终身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上。基于此,江阴率先探路,开展终身教育实验,目的在于破除江阴城乡二元结构中终身教育的突出问题,使其走上城乡终身教育协调发展之路。省里认同。在江阴等地区终身教育实验探路的基础上,1999年,江苏省教育厅专门下发文件,《关于开展“构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研究”的意见》(苏教委【1999】2号),阐明了开展终身教育研究与实验的重要性、必要性,组织课题研究,请省政府分管领导和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担任顾问,提出了研究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步骤,揭开了“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序幕。
选择试点。1999年,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终身教育实验区,发展一批学习型企业和社区。”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实施纲要,着力加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在1999年年度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把苏州市作为全省终身教育实验区,同时选择了15个试点单位。要求苏州市先行一步,积极探索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路径,为全省提供示范、积累经验。
全省推广。21世纪初,江苏省教育厅为推进“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在南京市的鼓楼区、玄武区,无锡市的江阴市、苏州市的金阊区4个城乡社区进行试点。由于试点成效显著,鼓楼区、玄武区、江阴市、金阊区于2004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的推广,试点的范围不断放开,试点的地区越来越多,截至“十一五”末达到85处,覆盖苏南、苏中、苏北,表明“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已逐步加快。近年来,江苏在许多地区蓬勃兴起的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课题研究活动方兴未艾,由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主要负责人承担的“十一五”省级重大招标课题,《建设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这进一步表明,江苏已基本具备了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进入到推广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江苏把大力开展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予以积极推进,各地终身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喜人的发展态势。2011年,江阴人就自豪地说:江阴蝉联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一,实现“九连冠”,其中的“基本竞争力”就包括终身教育。
2011年7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六大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放在“六大体系”建设之首,这意味着:“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从此步入快车道。
二、“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老问题及新突破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面临的老问题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在发展规模、体系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教学制度等方面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二是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和学校后的继续教育比较薄弱,适应社会成员多种需求的非学历、非正规教育还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三是学校教育体系内部各类教育特别是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间、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教育体系之间尚未建立起合理和有效的相互沟通与衔接的关系,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但笔者认为,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即便这三个问题都得以顺利解决,也并不意味着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就大功告成,这其中的若干误区有必要加以突破。江苏已经和正在着力突破的问题有三点:
首先要突破,建设的重点在哪里?建立健全机构,营造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发展终身教育,让全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需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终身教育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成立了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统筹指导,制定政策,整合资源,协调推进,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团体、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终身教育工作格局。发展终身教育,让全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推进终身教育事业发展的氛围。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多角度介绍宣传终身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创新宣传活动方式,注重宣传实效。采取终身教育活动日、活动周、活动月、举办文艺演出、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在社会广泛宣传终身教育的开展情况。这些活动,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所创新,以激发社会民众参与终身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要突破,如何在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上找准切入点?以社区教育为切入点,推动终身教育向纵深发展。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江苏发展社区教育,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加强政府统筹力度,发挥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创建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形成以省、市社区大学为龙头,县、市、区社区学院为骨干,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基础,社区内中小学、居民学校、村民学校为补充的社区教育四级网络。
以社区教育为切入点,推动终身教育向纵深发展,江苏特别注重发挥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的先行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江苏已有85个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这些实验区、示范区先行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都发挥出来,不仅更加闪亮,更上层楼,而且对推动江苏终身教育事业发展的预期影响,不可估量。
二是顶层设计,创新驱动。江苏站在新的起点上,作出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思路,已经考虑到终身教育的科学定位和体系框架。面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宏伟目标,统筹发展思路和整体架构,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终身教育新格局。着眼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结合终身教育所有教育形式的现实与走向,打破教育的内外部壁垒,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更具开放性和多样性的终身教育体系框架。以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整合江苏电大系统和适合开放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其他高等学校的成人和网络教育资源,组建独立设置的江苏开放大学,形成覆盖全省的终身教育网络,做到“教育有渠道,学者有其校”。
三是整合资源,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内学校、企业、培训机构、文化社团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和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在推进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倡导以文化广场、纪念场馆为纽带,以社区内学校为载体,以文化社团为中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
第三要突破,如何在法律上明确终身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进终身教育立法。促进终身教育发展,核心有三条:一是创新终身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终身教育政策和资源的统筹协调。二是建立终身教育“立交桥”,理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历资格与职业资格等的关系,促进各种教育形式的相互衔接与沟通。三是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终身教育网络,健全质量保证和评价机制,加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资源平台建设,把优质教育资源方便、灵活、便捷地输送到学习者身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此,当从法律上明确终身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为终身教育立法。
事实上,为“终身教育”立法已是世界性潮流,国际上,美国、韩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已就此立法或写进宪法。在国内,福建省于2005年颁布《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上海市于2011年初颁布《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云南省的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有望于近期出台。江苏紧密跟踪国际国内终身教育发展的最新样本和趋势、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终身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成效,尽快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立法,制定“江苏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已摆上议事日程。
三、“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功能决定未来建设的走向
终身教育,关乎民生,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是创新进步的不竭源泉。终身教育保障民生权利,终身教育改善民生生存,终身教育成就民生发展。终身教育,因其最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正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逐步把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提到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
建设“江苏终身教育体系”,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构想。江苏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探索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来,除普通教育外,创办了多种终身教育形式,如学历教育的函授、夜大学、成人脱产班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专业学位教育、企业职工大学、管理干部学院等;非学历教育的各类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技能证书教育等。这些教育形式,都是开展终身教育活动极好的平台,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发挥着各自的积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探索更加深入。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终身教育中长期发展,在《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5年,全省要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全省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人力资源强省和学习型社会。”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新时期江苏教育指导思想及其使命、任务及其目标的全新概括。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江苏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构想,积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国民教育体系,就一定能更好地全面地贯彻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把人口大省真正转变为人力资源强省。
建设“江苏终身教育体系”,是省委、省政府的庄严承诺。201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发展终身教育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件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为2011年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的“六大体系”之首。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和民生改善,每年都确立并实施改善民生的10件实事,以实际行动兑现了向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了人民群众生活每年都有新改善、新提升。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做法与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江苏在兴办民生实事的同时,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系建设。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江苏省情实际,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实施“民生幸福工程”,通过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药卫生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这“六大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幸福工程”的实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教育改革发展规律,为“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建设“江苏终身教育体系”,是政府、社会和各类教育机构的职责和任务。建设“江苏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得到政府、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社会民众的共同支持。
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二是加大对基础性的教育公共设施的投入,并建立保障公民参与学习的相关制度;三是切实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学习和发展权利,通过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等多种方式,为他们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和公平的学习条件。
社会各方面,包括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积极开放自己的教育资源,通过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氛围的形成,培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内生机制,让学习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第一选择。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各项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方面,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无障碍入学”制度和“弹性学习”制度,让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已步入快车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学习,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办好江苏开放大学。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逐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建设开放、便捷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创造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四是鼓励支持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面推进学习型江苏建设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终身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按十八大要求,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是张扬、保障公民权利的需要,是保障、改善民生幸福的需要,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江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如今步入快车道,未来处处皆坦途。
上一篇:卷首语: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做好七件事 |
下一篇:[宁波] 北仑大碶社区教育讲师团进社区、村作系列主题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