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4-06-19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社区学院 李苏娟

收藏

 ── 以下城为例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即是指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将社区内外可用于社区教育的各种教育、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只有有效地统筹协调社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并进行优化整合,共建共享,才能使社区教育有效运作形成一种整体的“教育合力”,为社区发展服务。因此,实践与探索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运作与管理机制,在目前深化社区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首先,从全国背景来看,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被国家和政府日益重视,社区教育的抓手作用正被广泛接受。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由路径,社区教育获得蓬勃发展。尤其是2008年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建设,使得社区教育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建构方面的作用愈加彰显,全国社区教育发展也迈入一个新的章程和起点。作为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就应该勇担责任,对全国社区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和瓶颈进行率先实验和探索,而近年来,随着社区教育的蓬勃发展,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越来越成为影响区域社区教育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如能破解这一难题,建立资源整合的有效模式,在全国来说都将具有推广和借鉴价值。

  其次,从行业领域来说,社区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而教育活动的开展与推进必须要有相应的教育设施和场地。相对于医疗、文化系统,他们都具有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明文规定的建设要求,而社区教育硬件资源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均没有明确的建设规程或条例。作为社区教育的协调部门,现实状况要求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时,必须解放思想,加强教育资源的统筹与整合。

  最后,从区域发展现状来看,作为杭州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下城虽然区域面积小,但历史悠久,教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拥有马寅初故居、沙孟海旧居、明宅、梁宅等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报传媒、杭报集团、西湖文化广场、浙江展览馆、杭州剧院等省市重要文化设施、214个体育场所对外开放,58所中小幼儿园、52家民办教育机构、72个社区市民学校等资源在区内集聚。这些教育文化资源分属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如能够通过探索,将这些教育资源都统一纳入社区教育范畴,那么一方面可以解决区域社区教育资源来源问题,另一方面也将能极大提高这些社会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使社会有限公共资源得到最大利用。

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的实践探索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旨在通过创建有效机制,实现区域范围内包括场地、教室、设备等硬件资源,师资、课程、培训、活动等软件资源,以及多路径的共享途径——学习平台等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下城主要从领导机制、研究机制、工作机制、人才机制、督评机制等方面加大实践探索。

  (一)创新资源整合的领导机制,确保领导到位

  下城区原成立有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主任,区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副职任副主任的下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区教育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区域加强了政府及领导重视,将资源整合实施过程中的“区域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机构认证任务”和“社区教育师资人才建设‘50300人才智库’的建设”等难点问题作为全区社区教育重点工作进行具体任务分解,实行“领导包干”机制,四位社教委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分别牵头协调,确保资源整合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创新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确保组织顺畅

  下城区按照“大部制”的改革思路,将学前教育指导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劳技中心、德育研究室、家长学校、健体中心、社区学院等8个部门整合,成立了“下城区社区教育中心”,并不断充实成立成人教育部、老年学堂、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搭建起了下城终身教育体系的完整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

  (三)创新资源整合的研究机制,确保有序推进

  面对当前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保证整合共享的科学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下城区从两方面进行了资源整合的研究:一是进行科学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也同样如此。下城区借助区社教委各成员单位的资源,如区民政局的为民服务体系66810。将66810这一平台纳入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定期通过一线社区工作人员进社区入户调查,了解社区居民的教育学习真实需求,为共享学习资源的支持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工作实行项目化。社教办牵头开展《下城区社区教育全域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验研究》项目研究,以建设社会化大教育格局为目
标,探索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研究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工作实践与科研的互推互助。在这一指导思路下,下城区制订并实施了《社区教育资源全域共享方案》,积极动员成员单位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创新资源整合的人才机制,确保有人办事

  为加强社区教育人才资源的整合,启动了“50300人才智库”工程。主要包括:组建“50位社区教育专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来自教育学、经济学等领域专家的长效合作,形成一个由50人组成的下城区社区教育发展咨询顾问专家库,定期召开专家研讨会,为我区社区教育发展出谋划策。培育“100名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逐步实现33家社区教育成员单位(包含社区)社区教育工作人员向专职社区教育工作者过渡,并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100支社区教育特色志愿者队伍”,集结各成员单位的合力,整合行业资源建立一支服务于社区教育的人才队伍。培养“100位社区教育名优教师”,在100支社区教育特色队伍的基础上,充实社区教育志愿者资源库,组建成一支百人社区教育名师团,开展“名师进社区、进家庭”工作。

  (五)创新资源整合的督评机制,确保责任落实

  加强责任考核,实施全程考评激励是促推“资源整合,全域共享”工作取得实效的有力手段,是重要切入口。一是年初明确任务。年初召开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将资源整合作为全区社区教育重点工作进行了任务分工,并明确了工作主要内容、完成时间、落实部门,由区社教委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协调。二是年中开展督导。区社区教育督导中心制定了相应的资源整合项目的管理办法,由区社教办牵头以协调、督查、现场服务等多种方式方法,努力解决在资源整合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三是年底开展测评。由区社教办牵头,每年年终以占用指标4分的分值对各成员单位、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年度测评,由区教育局对各校园的校社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作出总体综合考评。

二、下城区推进资源整合机制的成效

  “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研究”项目,以社区居民学习需求为基础,打破区域内各教育资源之间的界限,统一统筹到社区教育名下,为社区居民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和谐社区、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步伐。当然,社区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的形成也需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在资源整合上,我们遵循“试点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社区教育人才队伍、场地、课程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的试点研究并逐步在全区推广。

  一是在人才资源的整合上,首先从人才队伍最为丰富的教育系统——辖区学校着手,由区教育局牵头,出台了《下城区“社区教育‘学校联络人’”制度》,联络人从全区中小幼在职教师中推荐产生,在学校担任中层或以上职务,有较强的协调、沟通和组织策划能力,其工作职责就是做好学校和社区的教育共建工作、深化学校教育场地开放,以及结合本校和所在社区特色推出“教育项目进社区”实验,结合结对社区(街道)的实际和特色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为社区出谋划策、出金点子。在制度推行过程中,还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如学校联络人与街道社区每周定期召开“碰头会”,探讨
交流社区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各试点联络人集体观摩社区教育活动。学校“社区教育联络人”制度在14个试点学校和结对社区进行试点,试点工作效果显著。

  二是在社区教育场地资源整合上,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机构认证机制初步完善:设计制作了全域资源共建共享机构的LOGO标识;编印了《下城学习地图》《下城社教培训指南》、武林街道教育文化知识读本《武林文韵》等便民学习的读本,方便了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学习的资源和载体。社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构的认证工作也在逐步推进,首先在武林街道做试点研究,由区社教委与武林街道下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城区文史馆、下城区社区学院、杭州马寅初纪念馆、张同泰药店、中信实业银行凤起支行、杭州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浙江新世界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八家机构建立共建共享单位,共建共享单位提供相关社区教育师资、课程、场馆等,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教育学习资源。

  三是为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习资源及平台。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以社区居民学习需求为基础,打破区域内各教育资源之间的界限,提高了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使社会教育大资源统一统筹到社区教育名下,为社区居民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和谐社区、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步伐,创新社区管理途径。同时,整合还扩大了影响,营造了终身学习城区的氛围。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激发了广大居民学习的热情,提升了下城社区教育的影响力。

  四是提升了社区教育各成员单位及社会团体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除了充分发挥、利用区社区教育委员会职能,调动各成员单位参与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积极性之外,我们还加大信息搜索,利用多种途径,寻求有意向资源开放共享的单位,挖掘合作点,力求互惠互利,达到双赢。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吸纳了区民办教育协会及区红十字会。

三、思考与建议

  (一)分析与思考

  区域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的建立,为建设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区做出了有效的探索,但是不可否认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和实践。就下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方面而言,主要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政府统筹和协调需进一步强化。近几年来,因对社会管理、社区建设的重视,社区教育资源整合越来越受到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在工作上积极给予指导和支持,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社区教育工作。但由于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以及政绩的归属,也还不同程度存在各自为政,工作交叉,甚至政出多门,力量抵消等问题,影响资源整合力度的深化。因此,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资源整合中的统筹和协调职能,既充分调动各个方面进行资源整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在资源整合的多种功能发挥上整合一致。

  二是居民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从这几年资源整合实践的经验来看,资源整合事业的发展之所以遇到了这么多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终身学习的理念还没有转化成为社区居民的自觉。无论是社区教育机构还是社区教育工作者都一直在强调居民自主,现在包括下城在内的许多地区也都存在着许多社区居民自主形成的一些团体和学习兴趣小组,但这毕竟只存在于少数人群,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理念还没有真正泛化到最广大覆盖面的社区居民,需要全社会共同配合不懈努力去实现终身学习的自主和自觉。

  三是社会各方参与的主体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激发。要真正发挥资源整合在社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抓手作用,未来的发展必须实现参与主体一体化的转变,因为目前开展终身教育实践中教育行政部门是主体,而其他协作机构和部门只是配合和支持,而到了一体化阶段,社会中各部门、各单位、社会团体、个人都是终身教育体系中资源整合的主体,都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这样才有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整合,全域共享,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也才能成为可能。

  (二)建议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定位未来10年教育发展蓝图的新形势下,为使社区教育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满足居民学习需求,必须做到:

  一是科学谋划,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能力。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帮助制定科学的教育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引领导向作用。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新的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应该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社区教育应该协助政府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有所作为。政府应根据区域社区发展水平、社区居民的文化结构、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社区教育资源分布等的不同,科学制订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目标以及分阶段实施的步骤和措施,使社区教育更好融入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另一方面,政府既要保护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又要善于优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统
筹整合作用。

  二是加强科研,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在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功能、如何发挥社区教育在当前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如何提高居民终身学习意识,如何满足不同群体居民的学习需求,提供何样学习支持服务,如何吸引社会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力量对资源整合和社区教育的重视与支持力度,资源整合过程中的管理和制度如何完善、落实等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化,进一步研究。

  三是示范引领,加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品牌的建设。通过人才队伍、场地资源等方面的试点,探索总结出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有效管理机制,包括具体的督导、考核及激励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总结提炼,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项目品牌,增强区域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影响力,有助于工作的推广。

上一篇:立足街镇 服务民生 铸造队伍 提升内涵
下一篇:挖掘社区教育内涵 注重三级网络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