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的位置是: 首页> 它山之石
欲催兰舟行万里,还须潜心借长风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 方平 发布时间:2015-05-21 作者:系统管理员

收藏

 ── 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困难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国民受教育机会不断增加,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由于受历史原因及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依然偏低,这就促成了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的诞生。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是一种把文化科学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成人教育培训形式,以成年居民为主要对象,以农村劳动力为工作重点,以技能培训与文化课学习、文化考核、学分管理、学历认定等为基本内容,以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成人高中或成人中专毕业证书为目标,鼓励和吸引广大成年居民参加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努力使成年居民在掌握一技之长、基本适应就业创业技能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

  近年来,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稳步推进,但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

  1.生源散而不足。成人双证制主要针对具有初中水平的人员,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处于初中水平的人员数量在不断的减少中。其次,成人双证制的生源主要由本地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两部分组成。本地居民高中以下学历者不多,大约占10%左右,而且年纪偏大,大多在50岁左右,有的智力有缺陷。而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淡薄,他们忙于打工求生计觅生活,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深造去进修,对于学历培训的兴趣不浓。

  2.宣传力度不够。目前在参与双证制培训的人员往往是集中于社区比较熟悉的人员,而好多人对什么是双证制还比较陌生,特别是对于双证制可以免试入学、免费培训、不限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等优势不了解。

  3.认识上有误区。现在社会上对于学历进修与培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很多居民认为,文凭可以速成,甚至还可以买,不用那么辛苦去读书;有些大中专函授院校为了谋求经济利益,直接招收那些没有高中文凭的社会人士进校,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培训以及其他各种途径让学员求读大专并拿到成人大专文凭。对于他们来说,高中文凭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读不读无所谓。

  4.工学矛盾。双证制的学员大部分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拖家带口的。在他们的意识里,在闲暇时学习一点文化知识和技能知识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但如果当学习和工作或者家庭生活相矛盾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保住自己的饭碗,稳定自己的家庭,可能就把学习摆在第二的位置上,这样就会造成到课率低、学习效果下降,甚至流生。

  5.文化基础薄弱。双证制的学员主要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年龄层次完全不同,虽然他们都具有初中学历或相当于初中的学历,但实际上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授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许讲一道数学题的时候,一部分人会觉得很简单,而另一部分则觉得可能是听天书,这样的话,我们教师的授课进度和授课方法可能就要发生大的变化,可能只能照顾大部分学员的需求,而这样的话也就间接挫伤了另一部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而致使该部分人员逐渐流失。

  6.学生流动性大。从历年的学员情况来看,外来务工人员占了总学员的80%以上。我们的双证制每年都是6、7月份开始招生,9月份进行培训学习,时间跨度一年,有一部分学员未等到学期结束就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本市,如工作跳槽、企业倒闭、回家务农等,导致学员流失。

  7.技能培训项目众口难调。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技能,在对学员进行技能培训的时候我们也会碰到很多种需求,有些甚至很个性化的,按道理作为我们应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考虑到开班的人数、成本等问题我们又做不到这一点,这又造成了有些学员对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

  8.学习条件及时间限制。双证制推出网络视频课程,供文化辅导时选用,同时供培训学员自学时参考,但是由于培训学员中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居住在各企业单位宿舍或租赁当地居民的多余房子内,家庭设施简陋,没有网络视频设施,无法进行网络学习。同时,由于各企单位因用工紧张,有时采用加班加点来促使完成产值,为此也直接影响到学员一周两个晚上的面授课,致使到课率低。

  9.培训地点不灵活。我们的培训地点主要在学院或学校,而参加双证制培训的学员大多是弱势群体,主要为企事业单位中的一线工人,工作时间较长,有的在8小时以上,学员要离开工作岗位请假读书很困难,会影响工资或奖金。

  10.企业管理者总缺乏对企业文化的塑造,缺乏对职工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大部分注重于眼前经济效率,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对学员参加学习部鼓励不支持。

  11.经费不足。双证制培训的学员必须取得2门证书,分别是技能证书和文化课证书。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师资费用、授课材料费用以及考证费用在不断提高,政府补贴的培训费已经很难满足实际培训的支出。

  12.缺乏奖励机制。参与双证制培训的人员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居多,以新市民居多,对于他们来说是否取得高中文凭,与他们的工资、奖金能否上涨没有牵连,与他们能否在住房购买入户、孩子入学升学、企业晋职晋升等方面没有关系,所以也就没有兴趣参与学习。

  13.招生渠道窄,追踪管理弱。各街道在招生时一般在本街道辖区招生为主,思路拓展不够,没有把触角伸到辖区内和其他辖区的如民工子弟学校、大中小型企业中,致使各街道招生不均。社区教育干部工作杂而忙,或多或少存在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思想,没有严格把握好招生关,平时对学员跟踪、关心不够,缺乏一整套管理方式和方法,所以会产生学员到课率低,中途流失人数多,毕业率低现象。

双证制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省、市主管部门可以在主流媒体、电视、LED显示屏、广告牌等循环多次宣传双证制教育,特别是强调双证制可以免试入学、免费培训、不限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等优势,各街道、社区可以通过拉横幅、发传单等增加知晓率,扩大宣传面,也可以争取总工会、妇联、教育局等职能机构向下属企业、学校、医院等宣传,积极动员职工、学生家长等参与双证制教育培训。

  2.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双证制”教育的培训理念是:进得来、学得好、能毕业、用得上。为此,应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认真做好以下工作:培训前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好课程表,确保每门课程开足培训课时数;有效建立培训学习、考勤规章制度,开班时宣布并在培训期间严格执行;聘请教学业务强的教师,建立培训师资库;建立培训档案,严格学分管理;认真组织开展文化课授课、考试工作。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工作管理,为全体培训学员服务好,让每一位学员在培训的全程中感受到第二次进课堂的温暖与价值。

  3.校企结合,培训灵活。大力提高企业管理者的人才意识与文化意识,让企业管理者鼓励并组织企业员工参加双证制教育培训,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将课堂设在企业里,按照员工的时间,合理灵活地开展文化课的教学。

  4.开展丰富多样的技能培训项目,满足学员需求。各教学点首先应对学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明确学员的兴趣与需求,能根据学员的需求设定技能培训项目,并根据项目聘请有能力、有资质、又负责的教师进行教学。

  5.加大双证制经费投入,设立奖励机制。上级机关加大双证制的经费投入,以保证上课教师的课时费、教材以及教辅资料的发放等。同时各教学点可以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设立奖励制度,各企事业单位对于积极参加学习、进修的员工也可以进修适当的奖励,并在晋升、就业等方面给予照顾。政府对于在双证制培训方面做得好的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

上一篇:片片枫叶情 殷殷系民生
下一篇:创新管理显实效在“常长”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