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享学网 发布时间:2016-03-08 作者:系统管理员
收藏2016年1月9日,作为教育学部跨学科系列研究沙龙之一,以终身教育学科建设为主题的“席·明·纳”工作坊在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研部和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
李政涛教授发表讲话
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在研讨会上共话终身教育作为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与会人员包括: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研部主任李政涛教授、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黄健教授、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叶忠海教授、教育学系吴遵民教授、管理系主任李伟胜教授、教育学系王占魁教授、教育技术系冷静博士,以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跨学科研究工作坊现场
目前我国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目录中,尚没有终身教育,也缺少从事终身教育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以上海为例,目前在200多所社区学校中有约1600名专职教师,但都以中小学教师身份从业,亟需培养具有专业资质的人才队伍,以提升教育质量和从业人员的地位;同时开展对终身教育的学科研究,为相关实践、政策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
会上,黄健教授从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探讨了终身教育学科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分析了制约终身教育学科发展的因素,同时介绍了韩国、丹麦、欧盟、英国、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终身教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体系。叶忠海提出构建终身教育理论体系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发展规律为内在根据,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架,并借鉴国际社会终身教育的发展经验。叶教授同时提出了终身教育学的一个框架,包括五个方面:终身教育学导论、终身教育理念论、终身教育体系论、终身教育阶段论、终身教育展望论等。作为终身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吴遵民教授在发言中强调,在当代中国终身教育的学科构建已经到了“箭在弦上”的关键时刻。韩民研究员提出在中国的语境下讨论终身教育学科发展有独特意味,并具体阐述了“一个需求”(即社会需求)、“两个基本”(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和“一个视角”(终身教育学看教育问题的独特视角)。
李伟胜教授在研讨中提出三个问题:终身教育是什么?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有何关系?终身教育时代具有什么特点?他着重从终身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角度,提出可以建构不同特点的终身教育学版本(官方版与民间版、国际版与中国版)。王占魁提出了学科建设的问题性(解决什么问题、应该用什么态度)、必要性(不可取代性)和可能性(能否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冷静博士从技术和自身生活体验的角度,提出可以通过文化、乐趣与实用性等角度来理解终身教育学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肖玉敏博士认为,终身教育学能否建立起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终身教育研究中不同学科理论和实践资源的耦合度。
李政涛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作为一门学科能立起来且持续发展,需要提升终身教育研究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生长力。就未来发展而言,李教授建议:一是明确终身教育学的学科立场;二是研究和构建这个学科内在逻辑;三是找到这个学科的生长力根源,关注终身教育学是否能满足国家与社会的重大需要和老百姓的日常需求,需要挖掘和展现学科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依托教育学部跨单位、跨学科、跨领域的协作力量,有信心把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变成“终身教育学”在中国的发源地。
上一篇:诸城市舜王社区分院2015年四项措施做好社区教育工作 |
下一篇:绍兴嵊州市社区学院举行首场月嫂推介会 |